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世祖 >
    
    秦王的亲善政策颁布后,立马获得了当地贵族们的欢迎。

    因为这肯定了他们的地位。

    但,秦王府的百官们,却莫衷一是。

    虽然表面上来看,官吏只是为了更好的交流,而定为婆罗门,刹帝利。

    但实质上,不要小看湿婆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相刘观对于秦王表示赞同,这是因为之前有过沟通。

    而作为次相,毛复却是纯粹的儒家学者,讲究细致的礼。

    回到家后,他脱下官袍,就这样端坐着,蹙眉抿唇,一言不发。

    一家妻妾仆从都诧异不已,连忙问候,也不回话。

    其幼子特意来此照顾他,十七八岁的年纪也是儒雅的很。

    “父亲,今日听说秦国将立,大王将不日上表朝廷,为何愁眉不展?”

    一连问了三遍。

    良久,毛复才叹道:“今朝之事,我见秦王太过于简单,想要走捷径,却误了歧途。”

    “若是让朝廷知晓,怕是会闯下大祸。”

    言罢,他就将所谓的种姓制言语了一遍:“大王将百官定等,虽说可上下流转,联姻,只是对外交流,但却祸患不浅。”

    其子毛权则眯着眼睛,听其述说完,走了几步,露出思索状:“依儿子之意,大王这是效仿太公望治齐啊!”

    毛复轻叹道:“谁说不是?但却只学了皮毛罢了。”

    西周初年,分封诸侯,姜子牙被封为齐侯,而周公旦被封到了鲁,但因为要在朝廷辅政,所以周公旦长子伯禽去就国。

    当时的分封,其实就是武装殖民,因为这些地方本来就有方国,其基本上东夷和亲商的部落,可谓是艰辛。

    姜子牙到了齐国,遵循起来习俗,简化了周礼,发扬了渔盐之利,大行通商,一年就稳定了统治。

    而伯禽却花了三年时间,“变其俗,革其丧礼”,严守周礼,可谓是呕心沥血。

    这就是周初封国的两种治国方式。

    而很显然,为了更快地建立秦国,稳定统治,秦王选择了姜子牙的这套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很有效的法子,对于秦国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政策。

    但对于朝廷,也就是大明来说,这项政策的出发点就歪了。

    让秦国建立,就是为了再塑一个朝鲜,忠诚的小弟,而非一个蛮夷异邦。

    固然是有迁徙民众的意思,但却是想要如周初那样,建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