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世祖 >
    
    在君主专制的国家,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具有莫大的威力。

    所以,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贬官千里,可以瞬间高居庙堂。

    权势滔天,也能身死族灭。

    在明清这样的封建巅峰时代,只要皇帝不顾一切去做,定然是能做成的。

    这也是为何张居正一条鞭法,雍正的摊丁入亩能成功的原因。

    要知道在东汉,即使是光武帝这样的开国皇帝,一开始度田,整个天下造反的就不计其数。

    逼迫其不得不妥协。

    从而造就了豪强的正式崛起。

    即使是千古一帝唐太宗,府田制也只是在关中施行罢了,他根本就不敢推行天下。

    这般,周家因皇帝之故,骤然登至勋贵顶层,可谓是羡煞旁人。

    如果坤宁公主活得够久,那么这般富贵还能保持几十年,无论皇帝更替与否。

    同时,皇帝要求派遣使臣万里迢迢去欧洲的事,在不关乎切身利益的情况下,一致得到了通过。

    趁着这个功夫,朱太子一大家人,也好就此夹带而去。

    “使臣之职,在于常驻,虽然是锦衣卫充任,但也要厘定官品,不能辜负其人的贡献。”

    皇帝随口说着,半躺在龙椅上,软乎乎的垫背极其舒服。

    几个阁老们垂眼聆听,个顶个的顺从。

    阎崇信时期的内阁,可谓是完美的执行者,除了在涉及原则上的问题有所异议外,其他时间都是服从到底。

    所以官场上戏称其为唯命宰相。

    但谁又知道阎崇信的苦楚?

    皇帝在绍武初年,就制定了新式的考取制度,以国子监祭酒为主考官,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为同考官,对会试进行主持。

    这样一来,内阁阁老,八部群臣,基本上都没有法子来结党营私。

    毕竟在官场上,门生是最靠得住的,就连亲戚都比不了。

    例如互为亲家的徐阶和严嵩,互相下手那叫一个狠。

    而门生一旦背叛,那就是前途尽毁,在官场上根本就混不下去,甚至影响子孙三代。

    没有门生,也就意味着在朝廷之中,只能以利益而聚,同时也能因利而去。

    泥巴捏成了屋子,一场雨就散了。

    而国子监祭酒,则一直教书育人,根本就出仕不得,只能浪费机会。

    同时,以往翰林主持乡试的传统的也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