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世祖 >
    
    天气燥热,北京城犹如被晒干的咸鱼,满目都是苦相。

    正阳门外,戏楼一条街,却一如既往的热闹,根本就不减分毫。

    “爷,长安戏楼到了——”

    朱存渠坐着人力马车,感受着其人快速奔跑的劲头,一时间颇为新鲜。

    离开北京城不过一年半载,竟然又新出了一个行当,着实稀奇。

    “这,拉车的,你这多少钱?”

    “崇文门到正阳门,四里多点,您就给四个大子吧!”

    大子,铜圆也。

    车夫将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其衣衫已然被湿透,脖子红彤彤的,脸上带着恭维的笑。

    “你这人力车,咋流行起来的?”

    朱存渠不解道。

    刚回北京没两天,他就四处转悠起来,朝堂之上的热闹他当然知道,但了解民情却也是必要的。

    还有什么比人烟嘈杂的戏楼更适合的?

    “这位公子您一看就不是北京人,往日的那些马车,虽然坐起来威风,但是贵呀!”

    车夫嘿嘿笑道:“北京城四通八达,但小街小巷却不少,马车到不了的地方,咱这人力车却能到。”

    “又便宜又方便。”

    “四里地只要四枚大子,这要是雇马车,没几银毫下不来,毕竟那马吃的比人精细不是。”

    朱存渠微微点头,下了马车。

    看着熙熙攘攘的街头,他心生感慨:“一年不见,京城的人越发多了。”

    “爷,京城四县,字铺听说已经有了四百三十了……”

    这时,气喘吁吁,奔走而来了几个侍卫,为首一人低声道。

    朱存渠心头一禀。

    字铺,是取代坊里制的城市基层架构,以千字文为序,每百户设一字铺,进行防火、盗贼、户籍等民间事。

    在绍武初年,偌大的北京城只有三十来万人,千字文数字是够用的。

    后来随着京城人数不断增多,宣武、崇文二县也被设立,北京总人口轻易地突破五十万,八十万,

    旋即,暂住证制度出炉,避免京城人口无限膨胀。

    而字铺,也从管束百户,变更成了五百户。

    宛如一座小镇人口。

    而字铺一般只有一间房,一个查役,数个白役组成,三五人处理百户就很勉强了,膨胀到五百户,已然是压力巨大。

    官员们一向是脚痛医脚,所以他们直接增加白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