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的自信从何而来?

    自然是从战士们主动舍弃撤离的那些据点炮楼,甚至包括一些乡村和乡镇而来。

    小鬼子真以为铁三角的八路军将士们个个都是怂蛋,面对驻蒙军机动部队的攻势,就只能被迫的舍弃好不容易趁着冬季攻势打下来的地盘,狼狈逃跑?

    大错特错。

    那绝不是铁三角的作战风格,眼下的撤退也不过是故意摆出的空城计,诱敌深入罢了。

    鬼子只怕做梦也没有想到,八路军主动舍弃丢给他们的那些据点炮楼,包括一些村庄内部,都暗藏了陷阱。

    陷阱藏在地下。

    并非肉眼轻易可查。

    利用这些打下来的据点,炮楼,村庄巧设陷阱的想法,丁伟早就有了,特别是在打探到那黎城的小鬼子准备偷袭黄崖洞兵工厂,对付太行根据地之后。

    孔捷,李云龙,丁伟三位团长一琢磨。

    小鬼子八成会拿铁三角冬季攻势打下的地盘做文章。

    所以三位团长一早就做了未雨绸缪的准备。

    干啥呢?

    提前在占领的这些据点炮楼,包括一些村庄,乡镇的内部提前安排下一些秘密的陷阱。

    啥陷阱能够做到,即便是八路军部队全部撤离,依旧随时可以威胁到重新占领据点、炮楼、村庄的小鬼子呢?

    自然是另类的地雷陷阱。

    早在研究怎么对付小鬼子的战术的时候。

    孔捷便相当坚持的提出:

    对付鬼子,地雷战是咱们卓有成效的手段之一,如果用的好的话,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重创日军。

    这在弹药充沛,生产能力足够的前提下,咱们应该优先使用,用来对付小鬼子。

    毕竟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咱们战士的伤亡。

    这些弹药什么的再珍贵,也比不上咱们战士的命贵不是。

    只是传统的地雷战,恐怕已经无法有效地对付小鬼子了。

    传统的地雷,往往只能像是守株待兔一般,被动的等着小鬼子进入雷区,不管是挂雷,石雷,连环雷,各种巧妙设置的地雷。

    总归是要人家小鬼子主动闯入根据地,闯入游击区,才有可能遭遇地雷的袭击。

    多是被动,缺乏主动进攻性。

    后来孔捷就找到了现如今已经是一支队炸药厂厂长,素来有八路军炸药大王美誉的董三。

    孔捷表示,要突破传统地雷缺乏主动进攻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