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日月宏图 >
    
    孙伯纶对崇祯十八年这个年份有着特殊的感情,按照原本的历史,大明本该在崇祯十七年就灭亡的,但是因为他的出现,已经安然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刻,虽然已经实际上形成了南北对立的局面,但孙伯纶认为那并不是问题。

    实际上,从崇祯十七年开始,大明王朝这只沉睡的巨龙就已经完全被孙伯纶唤醒,走上了开拓扩张的道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扩张都是以胜利告终,这也大大减少了国内对此的阻力,至少内阁的几位重臣已经不再用穷兵黩武这类话来反对了。

    大明原有的缙绅阶层经历了清算的阵痛之后,发现秦王并不是真正的想毁灭他们,在权力和财富两方面他们仍然具备优势和潜力。

    在权力方面,虽然秦王改革了科举制度,彻底废弃了八股取士,扩大了参与科举层面,但缙绅们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毕竟想要通过科举就要长久的学习,而学习首先要脱产,一个年轻人能够读书本身就是家族实力的表现,新的科举没有封闭缙绅们上升的通道,相反,随着吏员队伍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家族子弟成为了官僚队伍的一员,而在地方政务之上,宗族仍然有一定的话语权,闹出了重伤及人命官司,以及涉及大额银两的案件需要动用大明律法,但诸如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官府仍然愿意和宗族一道出面调停。

    而在财富方面,原来的土地兼并和把小农变成佃农的模式是走不通了,但是投身于商贸却是各地缙绅的选择,几年下来,藏在地窖里的没奈何渐渐变成了银圆,更多的大缙绅开始变成银票,投到银行里去吃利息,他们虽然把银行看做朝廷办的钱庄,但是好处就是,钱庄里存钱要收费,而银行存钱却可以吃息。

    民间的财富已经动员了起来,投放到了海贸和边贸之中,这些人推动着对外贸易和扩张的发展,每当京城来的邸报上出现内阁、军机处或者六部要收紧海贸的风吹草动的时候,都会在各地引起骚乱。

    诸如吴甡、孙传庭、陈新甲这类从秦王执政前留下的老臣,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是缙绅代言人,也属于缙绅阶层,但缙绅这个阶层却是已经变了。

    如今横亘在老臣与秦王之间的矛盾,就是南京朝廷,大明已经具备了平定南方的实力,也通过在吕宋、台湾、澳门等地设立市舶司,来收紧对南京的放纵,但朝中大臣仍然不愿意和南京发生正面冲突,但是他们不能忽视来自大都督府的压力,这两年,叱咤风云的是水师和不死军,北府军团可是一直按兵不动,他们辖地内连山贼盗匪都是不见了,迫切需要一个突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