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人间世 >
    
    我们的汉语,是世界上最含蓄,最能迂回表达,最……什么呢?狡狯的语种罢。比如现在见一位领导拜年、汇报工作,临别时礼敬退出。下级说“还有一件事,顺便向您汇报……”“顺便”的事常常是“主要的”。而原本“主要”的话题,在这一小小转折词的瞬间,已变得一片模糊。倘是说人的优缺点,你肯定也得留意,不管前头说得多么好歹,那都是说书“帽子头”,你听一句“但是”,后头常常才是真文章。至少是对前头文章的重头修改。这都是现今我们的经验之谈了。然而我领教的头一件事是别廷芳的人事。

    我是十三岁来南阳时听到“别司令”的名头的,那时还小,没有什么资格发言,只是“听大人说”。诸如——

    女人吓唬小孩,就说:“别闹!老别来了!”

    “他打红军,是反动派。”

    “他杀人不眨眼,小孩子偷个玉米穗都枪毙。”

    当然还有——

    他到南京见蒋介石,蒋问:“到京有什么感想?”他说:“我见街上标语,行人靠左走——那右边给谁走?”

    “学生娃们十个人抢一个毛蛋(篮球),太可怜了,不如一个人发一个,不就不争了?!”

    类似的“别司令传奇”还有许多版本。有的是官方言语,更多则是民间“小广播”,大致上都是在“但是”后头做文章。

    但是——别廷芳时,境内没有土匪,也没有小偷;

    ——他也打日本;

    ——他兴修水利,造堰灌田,修水电站;

    ——他开工厂,修路架桥;

    ——他重视教育,办学校。

    但是……但是!

    一个词就把他表现得格外复杂起来。

    这是“那年头”的话了。后来人们敢说心里话了,甚至说出:“我们有啥?到现在还吃人家老别的饭!”

    套一句《红楼梦》里的话,真格的是“一饭之恩死也知”了。凡是做过的事,无论是古是今、是现当代,是美国纽约、梵蒂冈还是北京、内乡,你别想照着什么主观意识来改变与塑造它,你也别想堵住别人的口。一个人做事要负责——不是靠他的人,而是靠他的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就是了。

    然而,老老实实说,别廷芳实在是个很复杂的人。他处在一个复杂的时代,要适应生存的需要——即使你原本很单纯、很简单,也需要“复杂”起来。但这一来,就麻烦了后世的人,因为他留下来的疑问太多了,因为他本人就是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