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1]之无以异域乎孝之为亲度也。

    今孝子之为亲度也,将奈何哉?曰:亲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乱,则从事乎治之,当其于此也,亦有力不足,财不赡[2],智不智[3],然后已矣,无敢舍馀力,隐谋遗利,而不为亲为之者矣,若三务者,孝子之为亲度也,既若此矣。

    虽仁者之为天下度,亦犹此也。曰:天下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而乱,则从事乎治之,当其于此,亦有力不足财不赡,智不智,然后已矣,无敢舍馀力,隐谋遗利,而不为天下为之者矣,若三务者,此仁者之为天下度也,既若此矣。

    【注释】[1]辟:通

    “譬”比喻。[2]赡:足够。[3]智不智:智力不足知道。【译文】墨子说:仁人为天下人考虑,和孝子为父母考虑是相同的。

    现在孝子为父母考虑是怎样做的呢?说:双亲贫穷,就努力使他们富裕;人丁稀少,就努力使人口增多;家族混乱,就努力使之得以治理。

    对这三件事,也有因力量不足,钱财不够,智力不足,而才作罢。不敢有舍弃余力,隐藏谋略,放弃利益,而不为双亲尽力谋求利益的现象。

    像这富、众、治这三件事情,是孝子所为双亲考虑的,天下孝子就是如此。

    即使仁人为天下人考虑,也是如此,说:人民穷困,就努力使民富裕;人口稀少,就努力使人口增多;民众混乱努力丟治理他们。

    对于这些事,也有因不足而停止的时候。不敢舍弃余力,隐藏谋略遗漏利处,而不为天下着想,这件事是仁人对天下的考虑。

    【原文】今逮至昔者三代圣王既没[1],天下失义。后世之君子,或以厚葬久丧,以为仁也义也[2],孝子之事也;或以厚葬久丧,以为非仁义,非孝子之事也。

    曰二子者[3],言则相非[4],行即相反[5],皆曰吾上祖述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者也[6]。

    而言即相非,行即相反,于此乎后世之君子,皆疑惑乎二子者言也。若苟疑惑乎之二子者言,然则姑尝传而为政乎国家万民而观之。

    计厚葬久丧,奚当此三利者?我意若使法其言,用其谋,厚葬久丧,实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乱乎!

    此仁也义也,孝子之事也,为人谋者,不可不劝也。仁者将兴之天下,谁贾而使民誉之,终勿废也。

    意亦使法其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