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张曼新传 >
    
    “呼——呼——哧——”

    张曼新和妻子朱宝莲偕同三个儿子乘坐的国际列车冲刺般抵达匈牙利共和国首府布达佩斯,几声长吁,疲惫不堪地卧在车站的铁轨上,如同一头刚刚驾车翻过高高山坡的牛。

    经过七天七夜颠簸的张曼新,虽然胡子拉碴的,眼窝明显下陷,腮帮子有些往里抠,但他的目光却放射着斗士进入临战前的渴望与激昂。他一看手表,除去北京与布达佩斯之间七个小时的时差,正是凌晨五点二十八分。

    布达佩斯,是个什么样子呢?张曼新此刻的心情,就像成年的小伙子第一次相亲,又激动,又慌乱。激动的是,毕竟马上要一睹女方的芳颜了;慌乱的是,对于对方的真面目是美是丑毕竟还不知道呀!况且,一家人下了火车,往哪儿去,他心里还没有底。但他又知道,现在自己就是一家人的统帅,统帅要是慌乱了,队伍会不战自乱。于是,他振作起精神,向家人一挥手:“布达佩斯到了,下车!”

    “噢,下车喽!”年龄最小的儿子乐乐,像第一次到动物园似的高兴得又喊又叫。

    蹦蹦和彤彤呢,他们虽然也有对出国的向往和对童话般欧洲风情的神思梦绕,但他们自从上了国际列车以后,看到车上大都是体态慓悍和神态高傲矜持的大鼻子、蓝眼睛的洋人和由于语言不通形成的障碍,就大致感觉出到国外并不是原来想象的玫瑰花一样令人陶醉的乐园。

    此刻,如果说心里真正忐忑不安和缺少欢乐的则是朱宝莲。

    女人想问题往往底色是灰调子。

    虽然他们在七天七夜的火车旅途中并不乏欢乐,每到一个车站都做生意,将带来的商品高价出售,随身携带的二锅头酒和服装到了莫斯科已经销售告罄,并着实赚了一笔钱。

    看来,贫穷的东欧对中国的生意人来说可谓遍地是黄金。

    要不到俄罗斯做生意的中国人怎么会趋之若鹜?

    不要说别的,当时一件羽绒服在俄罗斯能卖到比在中国高数倍的价钱。

    难怪到俄罗斯的“倒爷”们都发了横财。

    可是,这时的朱宝莲并没有因一路上赚了些钱而陶醉。一来她心里总是惦记着菲菲由北京回银川的路上病了没有?当菲菲知道自己被骗了,肯定会哭,会闹。这孩子气性大,哭起来没完。要是万一哭病了可怎么办呀?虽然张曼新的母亲周雪影会带孩子,但菲菲一天都没有离开过自己呀!在孩子的眼里,妈妈的爱是任何人也取代不了的。再有,就是朱宝莲脑子里有“在家千般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