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赵军胡思乱想的时候,李宝玉、李如海、马洋纷纷向他身边凑来,而张援民紧忙又追问一句:“几品叶?”

    没发芽的野山参,即便是老把头孙良显灵,也断不准这是几品叶。

    不过这也好办,图吉利往大了说就是了。

    “六品叶!”赵军应了一声,便听张援民又问:“多少苗?”

    “满山都是!”赵军仍说着吉利话的同时,鹿角匙顺着人参芽苞往下轻轻一拨。

    “嗯?”赵军一怔,拨土就看到了参体。

    过来的李宝玉,算是跟赵军见过世面的。他打眼一看,便一脸失望地道:“小捻子啊。”

    所谓的小捻子,是二十年以下的野山参,两叶的二甲子、一枚五片复叶的巴掌、一枚三片复叶的三花,都是小捻子。

    小捻子没什么药效,不够上秤,几乎没人收这个。

    跑山人抬出小捻子,就选个自己能记住的地方,把小捻子摁里,等过个十几、几十年再来抬。

    李宝玉张嘴就喊“小捻子”,是因为他没看到野山参的芦头。

    野山参不算地上茎,形态从上到下为芦、艼、体、纹、须。

    野山参的芦,多分两节芦或三节芦。每年深秋时节,地上茎枯萎脱落,就会在野山参的芦头上留下一个芦碗。

    一年复一年,野山参芦头越来越长,芦碗也越来越多。

    “宝玉闭嘴!”赵军一声低喝,旁边李如海抬手朝着李宝玉后脖子就是一巴掌。

    李宝玉回头冲李如海一瞪眼睛,就听李如海道:“你不懂规矩呀?”

    李如海此话一出,李宝玉瞬间就不吱声了。

    放山的规矩可比打围多多了,放山把头抬参时,旁边人是不能乱说话的,尤其是不吉利的话。

    参还没抬出来呢,李宝玉就说是小捻子。这要换到正规参帮里,此时的李宝玉都挨俩大嘴巴子了。

    赵军手上动作不停,与李宝玉不同,赵军并不失望。

    老辈放山人将超过五十年的野山参称为仙童,超过百年的野山参更是大仙童。

    仙童于山间集天地之灵气修炼,要历经重重劫难。

    尤其是这种离地皮近的参,马洋一脚都能给它踩出来,那大马鹿一蹄子下去又如何?

    芦头在上,最容易受伤。被踩断芦头的野山参会在地下休眠,休眠期间先恢复芽苞,然后等到春暖花开时节再破土而出。

    此时赵军还看不到这参的全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