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星期六,开完部门例会,财贸部主任刘权威让钟山把自己在稿签上签了大名的部里记者采写的稿子送到总编室。钟山知道,这些稿子刘主任从来也不会一字一句去看,最多看一眼标题。

    因为第二天无报,所以总编室编辑都没有上班,老梅闲来无事,想来报社混顿免费的午饭后下午回家。见钟山来送部门稿件,便笑咪咪地说:“小钟啊,周末啦,活动活动?”

    钟山理解老梅所说的“活动活动”指的是晚上喝酒跳舞,为难地说:“不好意思梅主任,今天我真的不行了,老丈人过生日,都订好了饭店,晚上请双方老人聚一聚,我成天忙工作,老婆孩子全靠他们帮着照顾,正好借这个机会表示表示。”

    老梅是个南方人,性格随和,听钟山一番陈述,忙说:“小钟你做得对!年轻人嘛,确实应该懂得对双方老人都尽孝道。我也经常教育我的两个女儿要孝敬公婆,相夫教子,这些传统美德到什么时候都不该丢。”

    钟山退出总编室,回到部里时,刘主任和其他五名记者都散去了。部里没人,清静,正是集中精力写稿子的好时机,钟山忙掏出采访本,整理这一周的采访记录,共有两篇稿子要写。

    一篇是关于国营理发行业生存困境的调查。钟山了解到青山市理发行业的现状是:全市有三十多家国营理发店,而个体理发店或理发摊点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营理发店退休人员与在岗人员的比例是1:1.5,历史包袱沉重,而理发价格却被物价部门定得很死,比个体户低30—50%,店面租金又逐年上涨,生存面临困难。因为国营理发店价格低,所以群众趋之若鹜,造成排队现象,理一次发要等一两个小时。钟山给这篇记者调查拟的标题是《群众理发难理发业生存难》,探讨解决这一矛盾的良策,呼吁物价部门放开价格,呼吁政府有关部门推进服务行业改革。

    另一篇是编辑出版管理委员会的周例会下派到各部门的采访任务,采写今年评选出的市十大杰出青年的人物通讯,分到财贸部的采写对象是市立医院眼科医生邱明明。因为十大杰出青年采访既费时又费力还没啥好处,所以谁也不爱接这个活,刘主任就说:“钟山,你是咱部的大笔杆子,这个人物通讯就由你去完成吧!”人物通讯,一般篇幅都在千字以上,与几百字的“本报讯”相比,更加考验写作者的文字功力,而文字功底扎实,文笔清新俊朗,正是钟山的长项。这一优势做电视新闻很难得到展示,工作快一年了,他还没有机会采写人物通讯,所以愉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