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爱卿,诸难虽有,然非不可解。兴学乃百年树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吾辈身为值此生于此百年大变革之时,岂能畏难而止步?当以披荆斩棘之志,为后世开此太平基业!”

    “羽,在此,拜托诸位爱卿了!”

    王羽起身,忘向众位内阁阁臣,重重地一礼道。

    众臣见状,那自然是纷纷出列各自还礼。

    皇帝摆出这么一副郑重的表情与姿态,那么,作为臣子的他们,也自然要给出相应的回应。

    “丞相,事关百年之计,丞相可愿担之?”王羽将目光转向百官之首赵安陵道。

    大兴官学,普及教育这件事情,王羽准备将这件事情交给赵安陵来主导。

    “事关我大汉千秋大业,臣责无旁贷!”

    赵安陵心情虽然沉重,但是,却斗志无比的昂扬。

    他知道,他这个丞相就当不了多长时间了。一年?两年?又或者还可以当三年?

    作为燕北老臣的代表人物,从一开始,他就知道他这个丞相不过是权宜之计,总有一天也会放出这个位置。

    如今,这一天终于是看到将要到来了。

    只不过,相比王当之,他对于退休之前还可以办下这么一切能够影响千秋万代的事情,任何一个文臣,都于有荣焉!

    此事若成,日后,他赵安陵一世名挣得万世名。放到整个史书之上,他也将会是熠熠生辉的一页。

    同一时代之中,无人可以压下他。

    无他,这一件事情,如果真的做成功了,这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太大了。

    只要解一件事情做成功,日后,提到教育的普及,所有人都会想到他赵安陵,就如同如今提到儒学一样,所有人都会想到那位孔家圣人,千年之前的那位儒圣。

    千年之前的那位儒家祖先开始,不仅是儒家思想的出现,同时私学也随之出现,并在之后一点点的兴盛了起来,直到如今,民间上大大小小的学堂开始出现。

    但是,就算是如此,私学虽然兴盛无比,可是,有资格受到教育的却依旧还是少部分人,在所有的受教育群体之中,平民百姓的数量顶多只占据了百分之五。

    相比世家、寒门、豪强、富商这些阶层加起来的基数,普通的百姓的基数又是多少?

    但这个受教育的比例之间的对比,这个差距何其之大?

    故而,这件事情做成功了,那是真正的名垂千古,史书上得单开好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