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枢纽内不同交通方式的客流运输类型,以及枢纽客流运输与集散的基本功能,换乘客流主要分为两大类:向城市内部交通换乘与向城市外部交通换乘。向城市内部交通换乘,是指城市外部交通长距离出行客流或城市内部交通出行客流到达枢纽站场后,转乘城市内部交通工具的换乘,具有“迫切离开”“快速分散”的特点,属于“及时换乘”;向城市外部交通换乘,是指到达枢纽客流转乘城市外部交通工具的换乘,具有“定时运输”“等待候车”的特点,属于“非及时换乘”。

    枢纽交通衔接与客流换乘模式设计,属于枢纽交通设计的中观层面设计,主要完成不同交通方式或线路间的交通衔接与客流换乘模式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合理的交通换乘设施布局设计规范客流的换乘流线,以缩短乘客的换乘距离与时间,减少不同交通客流间的相互干扰,以方便乘客换乘与出行。枢纽交通衔接与客流换乘模式设计,分别是从空间衔接与客流换乘的角度去解决不同交通方式或线路间的交通互通与客流转换问题。交通衔接模式是客流换乘的物理基础,而客流换乘模式是交通衔接模式的表现形式。在枢纽交通衔接与客流换乘模式设计过程中,一般遵循“交通无缝衔接”与“客流零距离换乘”的设计理念。

    1.轨道交通枢纽交通衔接设计

    1)轨道交通与轨道交通的客流换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建设一般采用分离式路网,轨道交通枢纽内客流间的换乘模式与轨道交通的站台布局、相交的线路条数、车站埋设的深浅、线路走向、地面环境、换乘客流等密切相关。客流换乘模式可分为站台换乘、节点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混合换乘和站外换乘等多种基本形式。与不同的换乘模式相对应,轨道交通站位布局也可以分为并列式、行列式、“十”字形、T形、L形、H形和混合型7种形式。

    (1)站台换乘。站台换乘,是乘客在同一站台即可实现转线换乘,乘客只要通过站台、连接站台的天桥或地下通道就可以换乘另一条线路的列车,包括站台同平面换乘和站台上下平行换乘。站台换乘对两线换乘的乘客来说是最佳的选择方案,尤其是对换乘客流量很大的情况。

    (2)节点换乘。节点换乘,是将两条轨道线路隧道重叠部分的结构做成整体节点,并采用楼梯或自动扶梯将两座车站的上下站台连通,客流通过一次上下楼梯或自动扶梯,在站台与站台之间直接换乘。节点换乘方式依两线车站交叉位置的不同,有“十”字形、T形和L形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