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临,就在这一个夜晚,有一座山上,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对一个中年道人行了三叩九拜之礼,并且对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叫起了师兄。

    回想这几天的经历,这个男人在这一刻终于感觉到了值得。

    这几天他身上的几十个伤口在中年道人随手挥出了一盒白色粉末之后竟然酒快速的结痂,估计几日之内就可痊愈,见证了一种肉眼可见的神奇。

    此时的王小二心里暗暗许下了一个誓言,若是待我学成下山,必定要取那皇帝的狗命。

    他把所有的仇恨都算在了皇帝的头上,溃兵,疯狂的世界,都他妈的赖本泽马,不对,赖皇帝,他不认识本泽马,范佩西,也不会西天取经身边跟着仨徒弟。

    胡亥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消息,刘邦手下最重要的几个人,萧何是很难策反的,张良在两可之间,而韩信却是极有可能争取到的。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是他追不上呢,在他追上之前有人截胡呢,韩信本身便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一个变数。项羽得而失之,刘邦失而复得,最终这个人搅动了天下,却落得了身腾空中,竹签穿刺身体的下场。

    子婴在连夜进宫,把这个消息告诉胡亥的时候,其实心中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消息,他不知道为何陛下会如此重视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而且他也不知道为何在项羽那里胡亥的重视程度还不如一个小小的刘季,在子婴看来,民间流传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尽管大家不愿意听,但那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大秦的对手从来只有齐楚赵才值得重视,这些都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状态,打过一遍,还会有人站出来。

    胡亥得到了消息,知道了现在刘邦还没有启用韩信,心中大喜。

    从他的消息渠道来看,刘邦看不上韩信其实是有道理的,很多人觉得刘邦个人能力一般,只是善于用人。甚至他自己都那么说,其实这些都是假象,能够从万亿人中脱颖而出的人能力很弱,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刘邦善隐忍,善藏拙,其次才是善用人,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揭竿而起,云集响应。这个时候他心里也想这么做,可是他没有利用看押的几百人,而是让他们四散而去,只留下了心甘情愿跟着他的一些人。

    这一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陈胜不知道,被身边的人夜斩头颅,拿去献功,这就是没有甄别身边人的后果。

    头脑一热跟着你的人有很大可能会头脑一热背离了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