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笔价值五百万美金的耗子药定单,如同一块敲门砖,不仅为“浩然国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更重要的是,它彻底敲开了国内计划体制的门。

    这单生意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利润本身。它所创造的巨额外汇,足以引起多个相关部委的震动和高度重视。

    此前他跟杨巡靠的是“港资代表”的身份和地方外经贸委周旋,如今却是部委的领导主动接洽。

    会面在严肃而略显陈旧的部委大楼进行,对方的眼神里有好奇,有赞许,更有一份沉甸甸的期待。

    “雷浩同志,你这个浩然国际,做得很好!非常之好!”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镜片的领导拍着桌上厚厚的结算单据:“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迫切需要的外汇,更难得的是,你为我们打开了思路啊。”

    秦浩谦逊地回应:“领导过奖了,我们只是正好找准了切入点。其实国内很多产品,在国外都是有竞争力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市场和渠道。”

    “说得好!”另一位更年轻的领导接口道,他是负责外贸协调的:“这正是我们想跟你深入探讨的。浩然国际既然是立足香港,面向国际的平台,我们希望能建立起更畅通的联系。这是一些部委梳理出来的,国内各主要行业具备一定规模出口潜力的产品清单。”

    他推过来几个厚厚的文件夹,上面印着不同部委的标识。

    秦浩郑重接过,翻开扉页,目录清晰明了:轻工业品、五金制品、农副产品、基础化工原料……大类之下,分门别类,详细列出了产品名称、规格参数、主要生产厂家以及预估产能。

    这份清单,涵盖面广得惊人,从螺丝钉、水龙头、铁锹、麻绳到特定品种的粮食、干果、药材,再到初级化工产品如纯碱、染料中间体……林林总总,几乎涵盖了所有基础制造和资源领域。

    这正是秦浩一直渴望的战略资源——一张清晰的国内“制造图谱”!

    “感谢领导信任!这份清单太及时、太珍贵了!”秦浩由衷地说:“我们浩然国际一定全力对接国际市场,把国内的产品尽可能的推销出去,为国家创汇创收!”

    “好好干!”花白头发的领导站起身,用力握了握秦浩的手:“国家和人民需要你们这样的先锋!有什么困难,特别是政策上的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我们会尽全力协调解决!”

    手握这份“国字号采购指南”,秦浩的战略豁然开朗。

    他将东南亚市场作为战略重心。欧美日韩巨头们盘踞已久,但它们傲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