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宋檀记事 >
    
    老宋家里,七表爷今天准备做烫乎乎吃了能出一身汗的炝锅面,因而不紧不慢的。

    乔乔正热热闹闹跟乌兰比画着在河边摘菱角的事儿,还遗憾道:“陈迟今天的生字没写完,所以没有办法一起玩了。”

    乌兰并不在意:“他每天都能摘菱角嘛,不必非得凑那个热闹。”

    又听乔乔说大家连菱角杆都掰了一整筐,乌兰表情空白一瞬:

    “一整筐啊?”

    他们带的不是檀檀姥爷编的那大箩筐吗?那种大箩筐,装那种湿哒哒的菱角杆儿,怎么着也得有 80斤了吧?

    乌兰想了一会没想通,于是问:“他们是打算吃不完晒干吗?这东西……”

    怎么说呢,很多乡野风味之所以会显得这也能吃,那也能吃,是因为之前许多年大家吃不饱。

    所以但凡没毒的,吃不死的,都要往嘴里塞。

    可真正食物丰裕了之后,口感上就能分出个高下来了。

    比如这菱角杆。

    红薯杆菜市场还有得卖呢,怎么没见卖菱角杆的?他俩保鲜方式差不多的。

    一个东西它不流行,除了运输问题,那肯定就是没那么好吃呀!

    本来就是吃个鲜,不管是腌制还是晒干,这个这个……

    这菱角杆撕了皮,清洗再晾一下,下锅炒估计都还有70斤呢,那一锅都炒不下……

    早知道大伙儿吃东西这么没节制,逮着一个菜狠吃,当初砌灶台就应该按猪食灶来砌,人炒菜都得拿个铁锹站在台子上才行。

    乌兰想象一下,啧啧摇头:“檀檀啊,你下回再送常老板点好东西,人家这厨师确实出大力气了,跟他说加点奖金。”

    “临走时,咱家还有什么茶叶碎、银耳碎的,也给他包点儿。”

    “对了,黑木耳要不再给他整一包?”

    “都有都有。”宋檀一边刷手机一边点头:“咱们大方些,下次有事人家还抢着来嘛,肯定少不了的。”

    柴师傅跟小周倘若知道有这样的好处,这会儿恐怕掂大勺的力气都要再翻一倍。

    正说着呢,陆川过来了。

    他手里端着好大一个白瓷海碗,上头保鲜膜包裹着,里头都是白嫩如蚕豆般的菱角米。

    虽然没说是给谁吃的,但这给谁剥的却是显而易见。乌兰就心疼他:“檀檀他俩每天去河滩都得捞一把回来,你留着自己吃嘛,给你妈也留一点。”

    “我妈不要。”陆川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