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九部会议室。

    经过特别装扮的会议室里显得很是庄重。

    最前方,三支红色旗帜跟三支波斯旗帜交错着,分立左右。

    旗帜上方是国家的象征。

    左右墙壁上干净整洁,显得大气。

    一条长桌横在中央。

    杨小涛坐在左侧,身旁是从泉城匆忙赶来的刘德辉。

    对面是阿尔法特和老管家。

    四人相对而坐。

    三天前,陈老打来电话,杨小涛这才知道事情经过。

    诚然这里面有莫西多夫的授意,同样也有陈老的考虑。

    只能说,双方一拍即合,都有的赚。

    于是,合作就成了现实。

    两天前,刘德辉接到一机部黄老的电话,说九部有个项目,问他们汽车厂能不能做。

    老刘同志一听是九部的项目,想都不想直接答应了。

    于是第二天就坐上火车一路赶来。

    直到来到四九城,才从黄老那里得知,这次项目是怎么回事。

    九部要跟外国人合作,合资生产小汽车。

    初闻这消息,老刘同志一脸震惊。

    再次确认后,直呼,九部要逆天了。

    这年头,有几个跟国外合资办厂子的?

    还是能够办起来的那种?

    更关键的是,这种说是合资,明摆着就是送钱啊。

    九部以技术入股,占一半份额,然后生产的事情就交给他们汽车厂。

    而对方不仅投入资金,还要在当地建厂,然后接受九部的关键设备,从而在当地进行组装加工。

    说白了,对方就是个工具人。

    但好处不能说没有,只是相比起收益,掌握核心技术的九部,明显挣的更多。

    而他们汽车厂,也能跟着九部分一杯羹。

    兴奋,激动,难以言表啊。

    此刻,坐在椅子上,刘德辉侧头看着身旁年轻过分的青年,脑海中想起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那时候,这家伙还只是个工人,可现在呢?

    这已经是仰望的存在了。

    不过他也清楚,人家是有真本事的,就像这次,自己能够坐在这里,就是人家的照顾。

    否则为什么不叫沪上的人来?

    要知道,沪上人家是有亲戚的。

    叫自己来参与,这可是天大的人情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