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杨小涛带着妻子孩子在四九城到处拜年。

    王主任家走走,杜排长家里坐坐,周婶家吃顿饭,下午去了李洪峰、老洪、赵刚等人家里。

    晚上时候就去了王法家。

    曾经轧钢厂的小组人员聚在一起,除了李楠。

    众人晚上一阵热闹。

    一天下来,却是高兴了孩子。

    这家给个一毛两毛,那家给个三四毛,一圈下来每个人的小口袋里都攒了一把压岁钱。

    当然,杨小涛的口袋也少了不少压岁钱。

    初二,杨小涛拉着一家人回了杨家庄。

    自然是一番热闹。

    初三回娘家。

    初四回九部开始准备开干。

    正月初五。

    杨小涛一早上就收拾东西,带着冉秋叶出门。

    至于家里的几个小子,初三回娘家的时候就在冉家住下。

    这也是为了陪冉母说说话,闹腾闹腾。

    毕竟大过年的,家里就一个冉红兵,显得有些冷清。

    至于冉父跟冉心蕊,果然是没靠谱过。

    不仅人没回来,就是电话都没打一个。

    好歹回个话,告诉家里一声啊。

    结果冉母从小年就开始等着,然后是初一,然后是初三…

    一直到现在都没消息。

    要不是杨小涛给王老打过电话,了解那里没事,还真以为是失踪了呢。

    杨小涛都已经想到冉父回到家里会是什么场景了。

    “媳妇,收拾好了?”

    “要出发了!”

    杨小涛将东西准备好,这才对着屋子里喊道。

    此时冉秋叶正跟翠平说话,两人过了年就要去乡下督办建造中学的事情。

    这几年在大姐的支持下,冉秋叶跟翠平的乡村教育事业可是蓬勃发展啊!

    凭借九部的物资支援,再加上这些年下乡的知识青年,还有各地地方的支持,建立起了十二所小学。

    几乎涵盖了四九城周围的村子。

    而随着学生的增加,孩子升学的压力就来了。

    只靠四九城的这几个中学,根本应付不过来。

    所以今年冉秋叶准备提议在周围建立两所初中。

    这事儿杨小涛也是支持的。

    没别的,杨家庄小学这些年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只是上升渠道就那点,许多好学生就面临无学可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