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望族权后 >
    
    晋王贺烨这时靠坐在亲王规制的车内软榻上,当然全不知他已经被人深度剖析,而是喃喃低复十一娘那句“无心之语”——惧难而避,非志士所为。

    若有希望在前,似乎还不到孤注一掷境地。

    一握拳头松松紧紧,待得车驾已经驶入禁内,少年眉心浓厚的阴沉仿佛才暂时消解。

    也罢,当到必死之境,再破罐子破摔也为时不晚,倘若沉不住气就玉石俱焚,即便得手,岂不正应亲者痛仇者快?

    贺烨解开这个心结,才正真重新感觉到神清气爽。

    韦氏,我们还不到刀戈相向地步,你固然该死,本大王为你陪葬,岂非不值?

    回到紫宸殿,贺烨险些被几个气急败坏的朝臣撞了满怀,领头的就是相国之一薛谦,四年之间,一把美须竟然染白,不过相比身后其余几位,薛谦还算克制,一揖之后阴着脸走开,不似另几个完全横眉冷对,仿佛自己挖了他们祖坟一般。

    贺烨不由自省——不就是折损了一番江东伯这个纨绔?至于这样么?

    然而他凭借着灵敏的听觉,终于捕捉到一句怨谤——

    “相国,刘渡摆明就是被人陷构,太后却仍然左右圣人嘱令大理寺追察此案,岂非任由毛维党栽污?可不能允同,刘渡若被治罪,谢饶平岂不有了翻身之机?”

    晋王这才明白过来自己是被迁怒了,原来还在争执原汉州刺史刘渡清白与否,已经过了四年,此案依然悬未而决,这些朝臣,未免也太过滑稽,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一昧对人不对事,又算什么忠正贤良?有此愚钝误君,韦太后之幸也。

    晋王于是在天子问政的御书房前,深深吸了口气,终于平息了心头复杂情绪。

    贺衍这时也正一筹莫展,瞧见晋王归来,那笑容也像硬挤出一般。

    晋王好不容易才将话题转到朝政上,似乎随口一句:“阿兄,那刘渡本就是贪官,导致汉州民乱,万死不抵其过,阿母数回谏言阿兄明正典刑,还有什么可烦恼?”

    “烨弟有所不知……”贺衍长长叹气:“刘渡多半是被冤枉,阿母是被毛维与谢饶平蒙蔽。”

    贺烨不由气闷——分明就是刘渡强辞夺辩,自称自己曾受裴相提携,坚持裴相无辜,才被谢、毛陷害,殊不知这人本身罪大恶极,也不知怎么洞察天子疑心谢饶平陷害忠良,这才拿裴相挡箭,阿兄却真以为刘渡忠良,为这么一个烂人与太后相恃不下,致使多少朝臣反而认为天子不能明察善断!

    旁敲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