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凯哥执导的新片《志愿军:雄兵出击》,首日票房报收3705万。”

    “《万里归途》,首日票房1.19亿!”

    “《莫斯科行动》,首日斩获票房6230万。”

    “由飞跃影视出品的《边境杀手》,以及儒意出品的《热烈》双双下画,票房分别斩获15.66亿,11.32亿。”

    “国庆假期到来,第五届龙腾盛世国际电影节开幕式正式在山河影视城启幕……”

    10月1号,山河影视城被龙腾盛世国际电影节的热闹氛围所包裹着。

    红毯上星光熠熠,影迷们举着灯牌欢呼,媒体镜头不停捕捉着明星身影,处处都是节日的喧嚣。

    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庆档几部爱国题材电影的票房数据,却让整个影视市场皱起了眉。

    尤其是陈凯哥执导的《志愿军:雄兵出击》。

    首日3705万的票房成绩一出炉,中影的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作为国庆档备受期待的“主旋律大片”,这个开局远低于预期,连负责发行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嘀咕:“怎么会这么低?之前预估至少能破亿的……”

    网上关于影片的评价也多是“平淡”的声音,没有激烈的差评,却处处透着“不尽兴”:

    “感觉就是把历史事件按时间线过了一遍,人物没立起来,看完除了记住几个战争场面,没什么能打动我的点,太流水账了。”

    “镜头语言很稳,但也太‘稳’了,没有惊喜。对比《长津湖》的热血和共情,这部看得我有点犯困,情绪始终没被调动起来。”

    “演员演技没问题,但剧本太散了,一会儿讲前线,一会儿讲后方,每条线都没讲透,到最后都不知道重点在哪,看完脑子空空的。”

    “爱国情怀是有的,但表达方式太老套了,还是靠‘牺牲’‘口号’来催泪,没有新意,现在观众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场面不算小,但拍得没张力,明明是很惨烈的战役,却没拍出那种‘窒息感’,看完只觉得‘哦,发生过这样的事’,没有共鸣,也没有震撼。”

    中影。

    办公室内,傅若卿看着这些评价,又翻了翻票房数据表,眉头紧锁,转头问秘书:“其他两部爱国题材的电影,情况也这样吗?”

    秘书连忙递上整理好的报告,语气谨慎:“也差不多,观众反馈都是‘平淡’‘没记忆点’,但票房和口碑没《志愿军》这么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