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说话间的功夫,两架直升机又分别进行了下一轮的悬停搜索。

    沃茹尔中将破天荒地拿出一块表用来计时。

    但结果跟他之前的心算并没有太大出入:

    “跟上次一样,又是140秒。”

    语气中带着些许不可思议。

    所谓“飞行性能”或许包括很多部分,但对于直升机来说,悬停时间绝对是其中相当重要的指标。

    这和之前欧洲直升机公司技术人员的说法出入不小。

    不过,事实摆在眼前,雷达信号和时间都不会骗人,由不得人不信。

    他咔哒一声把怀表的盖子合上,重新抬起头来说道:

    “这说明他们的直升机,可用悬停时间比我们更长。”

    到这里,坐在指挥台周围的另外几个人再怎么样也该明白了中将的意思。

    “AS565的悬停时间短,主要是因为反潜载荷下,发动机的持续输出功率不足,必须提高到起飞功率才能维持悬停。”

    航空军官对于直升机的了解自然是最多的,两三秒钟的短暂思考之后,率先给出了猜测:

    “所以,或许是他们换了更大功率的发动机。”

    实际上,法国原装海豚系列直升机的传动系统存在短板,单纯提高发动机功率非但无法提高实际动力输出,还会适得其反。

    但这是只有欧洲直升机公司(当然现在还有冰飞集团)才知道的内容,用户并不清楚其中的细节。

    所以他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动力升级。

    “或者是以发动机寿命为代价,解锁了更长的起飞功率输出时间。”

    另外一个人紧接着补充道: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安全,在进行性能标定的时候,都会留出一部分余量,飞机毕竟是华夏人自己生产的,只要调整一下飞控程序,就能解锁一些性能方面的限制。”

    两种猜测都让中将稍稍松了口气。

    无论是更大功率的发动机,还是更极限的工作状态,都意味着更大的燃油消耗。

    换句话说,虽然跟自己一开始的预期差距比较大,但好歹最后应该还能兜住……吧?

    沃茹尔把目光重新投向面前的显示屏。

    由于前进和逐点探测的节奏不同,此时的两架直升机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身位区别,并且快要飞到到演习划定海域的另外一边了。

    “还没有发现目标么?”

    他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