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千禧年之前的最后一天,一架来自伏尔加-第聂伯公司的伊尔76运输机,就带着一个法方技术团队,以及协议中写明的其他需求,从巴黎启程,经过圣彼得堡和伊尔库茨克两次经停,抵达了盛京。

    在之前那次毁人心态的谈判过后,斯奈克玛基本已经进入破罐子破摔的状态。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他们打包送来的不光是一台尚处在原型机状态的M88-2发动机,甚至还有不少之前研发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技术资料和开发档案。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要来对口支援华夏的航发产业建设。

    就连临时赶到盛京带队接机的常浩南,看见从机舱里面一件接一件运出来的货物时,都有点绷不住了。

    “所以……”

    只有见招拆招。

    也是在这一天。

    没想到常浩南摆了摆手:

    但常年在海上混饭吃的朱玉周却明白,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

    刘永全听到这也没憋住……

    “什么高兴的事情?”

    “算了……”

    深冬腊月,刘永全戴着一顶狗皮帽子,说话时从嘴边腾起长长的白雾:

    “前些天谈判的时候,我真的跟他们说过,我知道他们很急,但是先别急,明年年中之前能把样机和相关资料送过来就行。”

    “没什么,我想起高兴的事情。”

    “没事,这也怪我。”

    过了几分钟之后,后者总算重新绷紧了表情:

    “那常总,您看我是继续跟进涡扇10那边的工作,还是现在就开始抓M88的事情?”

    “常总,你相信我。”

    至于具体怎么谈……

    并且考虑到对面给的确实不少,这个改进还可以做得稍微深度一些。

    否则一个涡轮前温度对标四代航发的型号,推力才7.5吨实在是太难绷了。

    坏消息是,他们也没明确同意。

    毕竟对方带着诚意过来,他也不可能给人家晾着。

    这个时候,常浩南突然没憋住,低头笑了出来。

    “……”

    但他坚持等到瓦良格号离港之后再走,所以才一直留到了今天。

    看着目瞪口呆的刘永全,常浩南遂解释道:

    “噗……”

    巴比奇扶着马卡洛夫,沿着沾满锈迹的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