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过了两天时间,一份由塞尔日·达索亲自签名的的合作邀请函便被送到了火炬集团。

    内容么……自然是关于猎鹰Z设计方案当中,有关高速翼型部分的设计方法。

    而且,甚至不是以供应商的身份邀请。

    而是简单粗暴地直接增加了火炬集团,实际上也就是航空动力集团在整个项目中的份额占比。

    换句话说,就是以后每卖出去一架飞机,可以从利润里面分到更多的钱。

    并且,也会相应具备更多话语权。

    基本算是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航空动力集团毕竟是一家央企。

    按照惯例,这种事情还是得集体讨论之后才能决定。

    当然,说是讨论,但结果几乎没有什么悬念。

    无非是走个表决流程,最后再让总经理朱霖育签个字而已。

    所以集团层面也就没为这事专门开会,而是直接放在周五下午的一次定期组织会议之后了。

    “浩南同志,在这件事情的决策上我倒是没有任何意见,只是有个问题单纯比较好奇……”

    在用了不到两分钟时间完成表决之后,或许是觉得这么快开完会实在不太像话,总之朱霖育并没有立即宣布散会。

    于是,副总经理之一的邓世佑便趁此机会问道:

    “这机翼设计应该是气动设计的一部分,但我们航空动力集团目前的几乎所有业务都围绕航空发动机展开,而且下属各個厂所也都没有过飞机总体设计的经验……”

    “当然,我知道在总公司时期,浩南同志你参与过几种飞机型号的研发工作,可猎鹰Z毕竟是个体量不小、还涉及到与外方沟通合作的项目,总不能只靠您一个人做吧……”

    邓世佑主要分管的是企业后勤和下属非业务机构管理一块工作,不过早年间也是绘图员出身,倒不至于对航空技术两眼一抹黑。

    因此,问的问题倒也并不离谱。

    常浩南确实不可能单靠自己一个人完成如此复杂的工作,总要找些帮手的。

    但帮手从哪来,这就是个问题。

    不过,还没等常浩南开口解释,坐在距离朱霖育最近位置上的林左明就用半开玩笑的语气回答道:

    “其实要说沟通……可能也没有太多事情需要沟通。”

    说话间,他还拿起桌上那份合作邀请函,在半空中挥舞了几下:

    “按照这里面的说法,只要我们把翼型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