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生,二回熟。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之后,陈超团队的操作流程愈发娴熟。

    不过,数量众多的燃料棒仍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全部安装完毕的。

    更何况这个工作对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的注意力要求极高,就算陈超想要加班加点,规章制度也不会允许。

    因此,工作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傍晚。

    最后一根编号为“96”的钨合金氮化铀燃料棒在机械臂的操控下,精准、稳定地滑入XS-1堆芯本体最边缘的预留孔位。

    “姿态锁定!压力反馈正常!惰性气体注入完成!”

    “A-7焊接臂就位!焊接程序启动!”

    “……”

    幽蓝的电弧最后一次在监控屏幕上无声地亮起、熄灭。

    陈超看着主屏幕最下方那个孤零零的、代表着96号孔位的状态标识。

    最后一盏绿灯终于坚定地亮起,同时“96–就绪”的字样也清晰跳出。

    陈超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洪亮得甚至有些嘶哑的喊声:

    “好!”

    如同解除魔法的咒语一般,压抑了整整四十八小时的沉重空气,在一瞬间被抽空。

    控制室内,紧绷的脊梁松弛下来,压抑的喘息变成了如释重负的吐气。

    几人相互攥拳,无声地庆祝着这历史性的一刻——

    XS-1空间核反应堆的所有燃料棒已全部就位,与堆芯熔铸为一体!

    不过,这还远远没到最后的步骤。

    “各岗位保持警惕!启动堆芯吊装程序!”

    短暂的喜悦之后,陈超冷静的声音再次响起。

    但那份如释重负后的沉稳与掌控感已截然不同。

    他迅速下达指令:“吊装准备!目标,二号总装车间!”

    巨大的单梁航吊在轨道上发出低沉的嗡鸣,在电液机构的驱动下,高强度合金吊索稳稳抓住了那个刚刚完成了“火种”植入的XS-1堆芯本体。

    沉重的金属构件沿着预设的穹顶轨道,平稳地移向装配厂房深处。

    同时,与一墙之隔的二号总装车间相连的巨大隔离闸门缓缓开启。

    控制室的主屏幕画面也随之切换。

    二号车间内,景象豁然开朗。

    一个更加庞大、结构复杂的白色圆柱体静静地矗立在中央。

    正是由航天529厂制造完成的XS-1空间核反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