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锋来袭,绥远军区先遣部队的驻地已然彻底陷入了冰雪囚笼。

    厚重的积雪,几乎要压塌了圆木加固过的三角帐篷。就连阵地最外围的铁丝网,也裹上了一层结实的冰甲。

    在这狂暴的极端天气中,轻坦营的刘营长踩着及膝的白雪,顶着凛冽的寒风,正深一脚浅一脚地巡视着战士们的部署。

    他的绿色的军大衣很快便结了一层冰霜,皮靴每走一步都会陷进松软的雪中,发出咯吱的声响。

    不一会儿,刘营长来到了阵地的第二层:由56辆BT-7轻型坦克组成的环形防御圈。

    这些轻坦被半埋在精心挖掘的雪壕中,又加以白色帆布遮盖,只露出了炮塔和主炮。远远望去,它们就像是雪原上凸起的钢铁堡垒。

    眼瞅着顶头上级来到前沿,一连长赶忙上前一步汇报导:

    “报告营长,我们连已经按照预案完成了防御部署。目前所有BT-7呈锯齿形配置,单车间隔30米形成交叉火力扇面。”

    “除此之外,同志们还在最外围布置了雷区、铁丝网等工事,并且与55师的友军建立了野战通讯。”

    “小鬼子们只要敢露头,保准叫他们有来无回!请指示!”

    经典,又见经典。

    经典阵型,再现锋芒。

    55师三团与轻坦营构筑的防御体系,说白了就是由四道环形阵地层层嵌套而成。

    外层障碍、中层火力、机动预备、核心支援,每一环都暗藏杀机。

    当日军骑兵联队发起板载冲锋时,最先迎接他们的是一道由铁丝网、反骑兵壕沟、泼油冰面和地雷构成的死亡屏障。

    鬼子只要想进攻,那就必须先清障。

    可失去冲击速度的骑兵,跟活靶子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的最终命运只能是被战士们一一扫射。

    如果敌人侥幸冲过第一层,等待他们的将是步兵与轻坦共同构成的复合防线,一道由钢铁和血肉组合的死亡长廊。

    在这段走廊中,无论是45毫米坦克炮、车载机枪或是轻重机枪,都可以将日军骑兵联队的冲锋路线切割成屠宰场。

    至于第三层,那自然是数十辆半履带装甲车组成的机动火力喽。

    这些搭载着高平两用重机枪、高炮,即使在极端天气中也可以畅通无阻的高机动单位,足以把任何试图迂回的敌骑打成筛子。

    最内层则是炮兵阵地和指挥中心,刘营长和严团长把所有身管炮都集中到了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