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陵城。

    大殿之上,金顶巍峨,鎏金蟠龙盘踞梁柱,彰显皇权之尊。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肃然而立,气氛却因争论而显得剑拔弩张。

    站在朝堂中央的郭仪,神色冷然,面对群臣的施压,他神态不变,眼神如刀。

    大臣们你方唱罢我登场。

    淮北王精心安排的大戏,依旧在继续。

    “如今民心所向,若是陛下不能及时回来,不让淮北王来,又让谁来呢?”

    一名身着紫袍的老臣朗声说道,他目光扫视四周,语气坚定。

    “各位同僚,江北动乱,北疆危急,秦玉京大军压境,若不能尽快定夺,我大尧江山,恐将倾覆!”

    “不错!”另一位大臣立刻附和,身形魁梧,乃是礼部侍郎孙颂,他神色凝重。

    “郭大人,秦玉京狼子野心,若不尽早应对,待其真一人割一州,再做决断,恐怕为时已晚。”

    “陛下远在他国,如今京中决策已然滞后,若再优柔寡断,只会让局势更加不堪。”

    “所以,淮北王必须入主朝堂,总领全局,迎战秦玉京!”

    众臣议论纷纷,声音此起彼伏。

    “不错!”又有一名年长的重臣缓缓走出,正是户部尚书李鹤年,他捋着长须,声音虽不高,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当下局势,京中无人可统兵,朝中也无人可挡秦玉京,淮北王身为皇室宗亲,且在淮北境多年,早已威望深厚。”

    “他若此刻上马理政,既可安抚江北民心,也可稳定大局!”

    这番话一出,朝堂上顿时有不少大臣纷纷点头附和。

    “不错,如今朝廷群龙无首,百姓无主,若再不定夺,秦玉京一旦再度发难,局势只会更加难以收拾!”

    “郭大人,莫非你要眼睁睁看着大尧就此失去一州之地?”

    郭仪冷冷看着这一幕,目光如寒霜,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隐隐透着一股威严。

    “诸位言之凿凿,似乎已经认定了,只有淮北王才能稳定局势。”

    他目光微微一沉,眸中寒光闪烁:“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淮北王若是入主京城,朝局又将如何?”

    “陛下未归,若让淮北王统领局面,执掌京畿,等陛下回来时,天下又是谁的天下?”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静。

    一名支持淮北王的大臣立刻反驳:

    “郭大人慎言!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