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中,杨轩听着朱棣的话,一脸无语。

    “你这种想法,妥妥就是冤大头。”

    “若我是海外国家的人,就拿些不值钱的东西来朝贡。”

    “反正大明大方有钱,只要来朝贡,就能大赚一笔,为什么不来呢?”

    “难道就不能是他们仰慕我大明的文化,才来朝贡?”朱棣不服道。

    “这样的国家和人也有,但终究只是少数。”杨轩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说道。

    “国与国之间,更重要的还是利益。”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个道理在国与国之间尤为明显。”

    “他们为什么仰慕大明?敬畏大明?”

    “究其原因,是因为大明强大,拥有轻易覆灭他们国家的能力。”

    朱棣沉默,其实这个道理他也明白。

    “所以,所谓的天朝上国,是我们打出来的。”

    “而不是别人吹出来的。”

    “若是有人一味的沉浸在所谓的天朝上国中,而不思进取,那这样的人,该有多蠢啊!”

    说这话的时候,杨轩还若有所指的看向朱棣。

    后者神色讪讪,不敢和杨轩对视。

    “那你说要怎么办?”

    “朝贡制度是父皇当初制定的,若是改变,朝堂上,恐怕又要吵成一片。”

    朱棣头疼道。

    重开市舶司开海就已经违背祖制了,现在又改朝贡制度,怕是没那么好办啊!

    杨轩也知道这事儿不好办,但又不能不办。

    “要不,就告诉百官,朝廷会把省下来的钱,用来给他们涨俸禄。”

    “只要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利益,想来他们也不会拒绝吧!”

    杨轩眼珠子一转,看着朱棣说道。

    “嘶…你还别说,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朱棣也是眼前一亮。

    与其当一个冤大头,不如把这钱用来给官员们涨俸禄。

    最起码,他们不会叫自己冤大头。

    朱棣心思转动,这样一来,改变朝贡制度应该不难。

    “那以后我们拿什么回礼呢?”朱棣又问。

    “四书五经各一百套。”

    “这可是教化蛮夷,读书人不是最喜欢教化天下嘛。”

    “若是外国使臣不收,光是朝堂上的读书人怕是能把他们骂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