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红旗 >
    
    第一章 1987年的旗山公社()

    坚持和改革人民公社,为了旗山,为了共同富裕的梦想,为了新中国!!!

    仲夏的黎明到来的这一刻,天空忽然变得明亮,金色的晨光像是撒出去的万把麦粒,又如那敲碎了的芝麻饼儿,一粒粒的碎金光在琵琶湖的清澈波澜中起伏着,闪耀着。

    旗山人民公社地处祁蒙山脉和淮海丘陵地区的交界区,紧邻琵琶湖,出了名的“七山二水一分田”,全社总面积是33.45万亩,耕地面积仅为5.3万亩,人均耕地不足2.7亩,大部分地区是山地丘陵,到处是荒山野林子,西边是琵琶湖,北方是旗岭山脉。

    1984年,全国范围内撤社建乡,在公社书记徐保山的坚持下,淮海地委决定给旗山公社一段时间再看看效果。

    今年是1987年,旗山公社成了江东省最后仅存的人民公社。

    此时的旗山人并没有意识到,在这片贫瘠荒芜的山地下埋藏着7亿吨的优质煤矿和1.3亿吨的铁矿石,以及国内较为常见的高岭土、磷酸盐、钾长石、石膏,距离旗山公社不远的岭西乡、旗河乡、黄集乡则蕴藏着一个储备总量超过1亿吨的磷酸盐矿区。

    旗山人既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未能预想到这些大自然的宝藏不仅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反而将他们拖入了痛苦的深渊。

    旗山的矿业资源一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陆续被发现,在大量的权钱交易中,这些资源的开发主导权很快落入私营矿主和地方特权阶层的手中。

    很多年后,富的是那些私营矿主,富的是旗山镇和淮西县里的大小官僚,富的是那些钢铁厂、化肥厂、造纸厂、瓷器厂、水泥厂的大小老板,穷的依然是旗山人,旗山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毁灭打击。

    幸好有一个可以改变这一切的人回来了。

    杨庄。

    乡野里蔓延着清晨特有的泥土味儿,晨露湿润着大地,林道里有人在田头忙碌着,抢在上工之前给自家的菜地拽把草,整整田沟子和黄瓜架子,还有人挑着粪水给韭菜地追肥。在村口聚集着的社员们则嘻嘻哈哈的打着趣,青年人掏出卷烟相互散着,老人继续抽那几百年不曾改变的老旱烟。

    住在村西一户土房里的杨少宗得了一场怪病,他不吃不喝的躺在床上一整天,心里有着太多的痛苦和愤怒。

    他本该是很高兴的,刚从淮海机专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了淮海机械厂,再过一个月,他就要去厂里报到上班,从此在城里的一家国营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