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2010年9月16日下午,日本东京,千代田区九段坂,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始建于1869年8月6日(日本明治2年6月29日),原名“东京招魂社”,用意是纪念明治维新期间死于内战戊辰战争中保皇倒幕派军人。

    最初时候的意义,其实也就相当于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忠烈祠。不过是想要通过祭祀行为来安抚亡灵,以免给人们带来灾难。

    在1879年(即日本明治12年)的时候,东京招魂社正式改名为靖国神社。

    而“靖国”名字来自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国也”,意为使国家安定。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是供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包括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二战中的诸多军人。

    作为神社,按照规定应该由内务省统筹管理。但是靖国神社偏偏是由军方直接管理,可以说这是日本神社和寺庙中唯一的特例。

    正常情况下,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祭奠为国捐躯勇士英灵的权力和自由。按说日本的靖国神社当然也不应该例外,可偏偏靖国神社后来的意义发生了扭曲。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被公认的浩劫灾难。因为某些人和国家的野望,致使全世界无数家庭生离死别,上亿人因此丧生。

    战争结束当然会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之分,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胜者为王。无论战争中做了什么,当胜利之后一切都会随之烟消云散。胜利者往往手持正义,失败者则是反面典型。

    从二战结果来说,同盟国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当然拥有处置失败者——轴心国成员的权力和资格。失败者必然会丧失正义性,所有的一切行为都会被无限放大。

    不过抛开德国不谈,日本在战争的很多做法都已经丧失了人性,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因此战后由胜利国所发起的审判,也就具有了法理上的正义和逻辑属性。日本很多军人都被审判,分别以甲乙丙等各级战争罪犯所定义。

    这些人无论是按照人类文明的常理,还是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来说,都不应该成为靖国神社所祭奠的对象。至少在1978年以前,日本还不敢明目张胆的挑战战后格局。

    而随着二战结束后,失败者日本被胜利者美国改制成为民主国家。当然作为日本国家神道的象征——二战前始终由军方单独管理的靖国神社也不例外被改为宗教法人管束。

    靖国神社当时存放着将近250万战死者灵位,其中有210万死于二战,其中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