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硬性捆绑
夜深,万籁俱寂。林恩双手反扣为枕,一动不动地躺在床铺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天花板。
思绪万千,却不是家在30年代末期的理论研究,这种武器具有瞬间摧毁一座城市的能力,它若是首先诞生在美国,必使美国成为独一无二的最强国家,而这也可能最终促成他们出兵攻击苏联。美国和苏联的战争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复兴良机,但若是没有能够和制衡‘铀弹’的武器,我们就很难在政治上立足,所以……我们自己最好也能掌握这种超级武器!”
这番话乍一听让林恩觉得就是两日前自己和安德雷谈话的改良升级,但仔细琢磨就发现安德里当时是绝对有所保留的——在与林恩的谈话中,他并未就超级武器进行详细的叙述,也没有明确提出“铀弹”的概念,更没有深刻分析英美苏这三个国家的战略态势。不过以林恩这后世人的眼光,安德里的分析预测在大方向上还是非常准确的。只是美国独享核弹技术的时间并不长,4年之后苏联也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从而为冷战和核威慑时代的出现打下了铺垫。至于这4年间美国是否真正考虑过以核战方式消除苏联威胁,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说法。
显然不是第一次听安德里说这些,戈培尔迎着他的目光不住点头。在当年的第三帝国,戈培尔的继承顺位排在戈林和希姆莱之后,不懂军事,也从未真正指挥过战斗,但评其眼光与功绩,却是个不逊于任何人的关键先生,甚至有人认为这位搞宣传出身的小个瘸子才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形成和崛起的第一功臣。在竞争选票时,他积极展开游说、讲演和宣传,为国社党逐步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的精心策划和包装下,阿道夫.希特勒逐渐成了公众心目中的神,在兴登堡死后成功登上了元首之位;战争后期发生刺杀事件后,又是他积极组织镇压并及时通过广播电台发布挫败谋杀的公告,挽救了垂死的帝国政权……
“先生们,说说各自的意见吧!”戈培尔从容地扫了一眼在场的几个关键人物,尤其是巴赫和他的第一副参谋长。
只见首要人物巴赫不慌不忙地将茶杯放入托碟:“完全赞同。”
听这语气,林恩察觉不到丝毫的迟疑,想来安德里少校事前已经做通了戈培尔和巴赫的思想工作,那何必召大家来开这样一场“茶话会”,只是来这里碰个头、见个面?
“完全赞同!”巴赫的副手、战略参谋部第一副参谋长瓦尔德斯的口气也如出一辙。
有着直接关系的关键人物
夜深,万籁俱寂。林恩双手反扣为枕,一动不动地躺在床铺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天花板。
思绪万千,却不是家在30年代末期的理论研究,这种武器具有瞬间摧毁一座城市的能力,它若是首先诞生在美国,必使美国成为独一无二的最强国家,而这也可能最终促成他们出兵攻击苏联。美国和苏联的战争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复兴良机,但若是没有能够和制衡‘铀弹’的武器,我们就很难在政治上立足,所以……我们自己最好也能掌握这种超级武器!”
这番话乍一听让林恩觉得就是两日前自己和安德雷谈话的改良升级,但仔细琢磨就发现安德里当时是绝对有所保留的——在与林恩的谈话中,他并未就超级武器进行详细的叙述,也没有明确提出“铀弹”的概念,更没有深刻分析英美苏这三个国家的战略态势。不过以林恩这后世人的眼光,安德里的分析预测在大方向上还是非常准确的。只是美国独享核弹技术的时间并不长,4年之后苏联也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从而为冷战和核威慑时代的出现打下了铺垫。至于这4年间美国是否真正考虑过以核战方式消除苏联威胁,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说法。
显然不是第一次听安德里说这些,戈培尔迎着他的目光不住点头。在当年的第三帝国,戈培尔的继承顺位排在戈林和希姆莱之后,不懂军事,也从未真正指挥过战斗,但评其眼光与功绩,却是个不逊于任何人的关键先生,甚至有人认为这位搞宣传出身的小个瘸子才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形成和崛起的第一功臣。在竞争选票时,他积极展开游说、讲演和宣传,为国社党逐步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的精心策划和包装下,阿道夫.希特勒逐渐成了公众心目中的神,在兴登堡死后成功登上了元首之位;战争后期发生刺杀事件后,又是他积极组织镇压并及时通过广播电台发布挫败谋杀的公告,挽救了垂死的帝国政权……
“先生们,说说各自的意见吧!”戈培尔从容地扫了一眼在场的几个关键人物,尤其是巴赫和他的第一副参谋长。
只见首要人物巴赫不慌不忙地将茶杯放入托碟:“完全赞同。”
听这语气,林恩察觉不到丝毫的迟疑,想来安德里少校事前已经做通了戈培尔和巴赫的思想工作,那何必召大家来开这样一场“茶话会”,只是来这里碰个头、见个面?
“完全赞同!”巴赫的副手、战略参谋部第一副参谋长瓦尔德斯的口气也如出一辙。
有着直接关系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