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大家的支持!!)

    1911年10月29日上午六时40分,太原城南门处,第四十三混成协黄国梁的第85标一营和二营刚刚领到了出征所需的弹药。

    此时天色还没有完全亮,一身崭新军装的黄国梁带着姚以价等两个营管带来到队伍的正前方,本来按照巡抚大人的命令,第85标今天就要开拔调往运城,然而早已决定起义暴动的革命党们却挑准了这个时间发动起义。

    第85标一营和二营此刻已经准备就绪,一千多名新军士兵抓着手中的武器紧张的望着台上的黄国梁等一众军官,等待着他们的命令。

    因为黄国梁的第85标下层官兵中同盟会员多,革命要求强烈,因此革命会议中决定有85标首先发动起义,阎锡山的86标随后响应。

    站在台前,黄国梁用庄严的目光看了众人一眼,这些新军士兵们今天将完成一件大事,有的人能够看到最后的曙光,有的人则有可能看不到,但是他们依旧选择去做,正是这份精神感动了他,这才使他主动配合革命党人,发动这场太原新军起义。

    他没有发表什么鼓舞士气的言论,仅仅是简短的大喊了一句:“暴动者生!留营者死!向太原城进发!”

    “暴动者生!留营者死!向太原城进发!”上千人同时喊出的声音直冲云霄,然后在同盟会骨干的带领下分成一只只小队向着太原城涌去。

    黄国梁并没有亲自前往第一线指挥,而是将前线指挥的权力交给了同盟会员,胆识过人、颇具指挥才能的第三营管带姚以价,而他负责坐镇后方,协调各路部队的配合。

    姚以价在基层官兵中的声望很高,因此由他担任前线指挥,很快获得了两营新军的支持,他下令起义部队每个人左臂都佩戴上起义军白布标志,避免发生误会。天还没有完全亮,起义军便快速前进抵达承恩门,随即隐蔽在城门西边的吊桥下和城壕、护城河的低洼处。

    武昌起义爆发后,陆钟琦加强了太原城的防护,城内旧军的巡逻次数增加了不少,但是巡防营旧军一向懒散惯了,防守城墙的旧军也就每隔半个小时上城查看一次,并没有太过注意,特别是现在拂晓时分,正是人犯困的时候,城墙上的旧军根本没有发现有着一千多人的队伍悄悄的来到了城下。

    姚以价紧张的注视着城墙上的动静,现在离与旧军中的内应约定的时间还有十几分钟,一旦被城墙上的旧军发现,他们加强戒备之后,就失去了趁虚而入的机会,那样就会发展成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