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再过上几天,二妹夫种的晚红薯,就能够大规模的收获了。

    孩儿已经给二妹夫说好了,收获时就前去那里,一同参与这件盛事。

    父皇要不要一同前去?”

    太子朱标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

    “不去了!”

    朱元璋一口就把这事儿给回绝了,特别的干脆利落。

    “红薯的产量咱已经知道,在此之前也亲自刨了红薯,亲自动手称量了。

    已经知道红薯是个什么样子,收成如何,滋味怎样。

    剩下的就不必多费心神。

    标儿,到时候你去吧,咱就不去了。”

    “父皇,这事儿和之前不一样,之前那些只是小规模刨的。

    而且,据二妹夫所说,这早红薯和晚红薯产量还不太一样。

    主要是早红薯种的早,一般而言生长的时间长。

    所以这下面的红薯,长的就比较大。

    晚红薯种的晚。

    尤其是这一次二妹夫这边。

    因为晚红薯是用插秧的办法来栽种的。

    后面有十来亩,种植的日期更晚。

    在这种情况下产量肯定又有所不同。

    父皇亲自前去看上一看,也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这红薯产量那般大,是我大明的祥瑞,百姓之福!

    也是父皇之福!

    红薯收获,乃是妥妥的一件盛事。

    这种情况下,父皇不去怎么能行?”

    太子朱标还在这里,对着朱元璋出声相劝。

    朱元璋摇头,态度坚决:“不去,标儿你去就行了。

    到时候你回来了,把相关的事情与咱一说,各方面的记录往咱面前一放,一切都会变特别的明了,相当的清楚。

    和我亲自去,又有什么区别?

    也省得去费那个力气。

    收庄稼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尤其是这收红薯,比收麦子,收稻子还要累。

    这玩意儿,可是需要一撅头一撅头的去刨地。

    把它们从土里面刨出来……”

    朱元璋连连摇头,给出的理由非常的充分,态度非常的坚决。

    朱标道:“父皇,这不仅仅是孩儿等人想要盼着您去。

    二妹夫那边也是一样的意思。

    二妹夫说,这事儿是大明一等一的大事。

    父皇要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