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臣请往双水村小学做教习,也让臣再发挥一下最后的余热。”

    文华殿内,宋濂望着太子朱标出声说道,满是真挚。

    可谓是情真意切。

    “这也是臣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给自己所找到的一个定位,觉得自己应该做,且能做的事。”

    听到宋濂所说的这话,朱标是又惊又喜,又觉得有些心疼。

    “老师,您有这样的认识,学生非常的高兴。

    但是……凭借着老师的才能,到那边只做一个小小的教习,岂不是太屈才?”

    宋濂闻言笑着摇头:“一点都不屈才。

    臣终究是老了,很多事情都已经是跟不上了。

    此番来到双水村那边停留多日,知道了双水村那里是一个什么情况。

    也见识到了不少,之前从没有见识到的新学问。

    对不少的学问,都有了一个认识。

    但是,这新学问博大精深,很多东西,猝然之间根本就没有办法理解。

    没有办法学得更多。

    臣不过是在短短时间里,了解到了一个皮毛而已。

    所以臣才说要到那边当教习。

    其实,也只是教授一下儒家的学问。

    更多的是和新学多做接触,学习更多的新学。

    只有知道的新学多了,才能够更好的将新学,和我儒家的学问,以及我大明现在的真正情况这些相结合。

    让我儒家能够更好的符合大明的需求,从而在今后能推动我大明的发展。

    而不是成为大明发展的阻碍。”

    听到宋濂所说的这话,朱标忍不住伸手握住了宋濂的手,显得份外的激动。

    他岂能不知,自己家老师做出这么个选择的意义?

    除了老师所说的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凭借着老师的身份地位,如今公然来到双水村小学那边去进行授课,做出这种实际的行动来。

    对于今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可想而知。

    既能够极大的提振士气,也能够把很多对新学有偏见的人拉扯过来。

    即便是不能将之给拉扯过来,但至少也能让对方,能够比较重视起新学来。

    能够愿意给新学投注来更多的目光,意义是重大的。

    毕竟双水村那边,可是新学的大本营,发源地。

    自己家老师到那边去,自然而然意义极为不同

    朱标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