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字显思,汝南汝阳县人。汉末政治人物,大将军袁绍长子。
袁谭早年随父征战,在袁绍平定河北的过程中,其屡立战功,北驱田楷,东攻孔融,担任青州刺史。
袁绍死后,逢纪等人矫称袁绍遗命,立少子袁尚为嗣,这引发了袁谭的不满。袁谭自称车骑将军,与袁尚展开争夺继承权的战争,后兵败,与曹氏结为婚姻,试图借助曹操的力量击败袁尚。
曹操围邺城时,袁谭攻取冀州四郡,并在中山击败袁尚,收降其众。曹操写信责备袁谭违背约定,两人断绝关系。
袁谭退保南皮,准备继续与曹操对抗。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攻破南皮,袁谭在逃亡过程中被追兵所杀。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袁绍将袁谭过继给亡兄袁基为继子,并让袁谭出守青州为都督,后曹操封其为刺史,
袁谭到青州之时,所控制地盘只有平原,于是在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终于占有整个青州,之后便据守此地。百姓欣喜,但后因用人不当、到处掳掠、赏罚不公而大失民心。
建安四年(199年),欲迎接袁术,但为刘备所阻挠。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兵败,经袁谭引领袁绍。同年,袁谭随袁绍参加官渡之战。
曹操火烧乌巢,袁绍派高览、张郃等人进攻曹操军营,攻不下来。二将听说淳于琼等人战败,就投奔曹操。
这时袁绍军中惊恐慌乱,彻底溃败。袁绍和袁谭等人头戴幅巾,骑着马,与八百名骑兵渡过黄河,到达北岸的黎阳,进入其将领蒋义渠的军营。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忧愤而死。之前袁绍以袁尚美貌及后妻刘氏所喜爱而欲立为继承人,但未正式表态,
众人认为袁谭为长子应为继承人,但逢纪、审配一派与辛评、郭图、袁谭一派不和,审配等人害怕袁谭即位以后辛评等人为害自己,就假托袁绍的遣命,拥戴袁尚作为继承人。
袁谭不能继位,自号车骑将军,兵进驻黎阳。袁尚给他的兵力很少,而且派逢纪跟随他。
袁谭请求增派军队,审配等人商议不给,袁谭发怒,一怒之下杀了逢纪,兄弟二人渐生嫌隙。
同年,曹操渡过黄河进攻袁谭,袁谭向袁尚告急,袁尚害怕袁谭得到士兵后不还,于是留审配把守邺县,自己率军队援助袁谭,与曹操在黎阳对峙。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攻黎阳,大败袁尚袁谭,二人退守邺城。曹操攻邺,收
袁谭早年随父征战,在袁绍平定河北的过程中,其屡立战功,北驱田楷,东攻孔融,担任青州刺史。
袁绍死后,逢纪等人矫称袁绍遗命,立少子袁尚为嗣,这引发了袁谭的不满。袁谭自称车骑将军,与袁尚展开争夺继承权的战争,后兵败,与曹氏结为婚姻,试图借助曹操的力量击败袁尚。
曹操围邺城时,袁谭攻取冀州四郡,并在中山击败袁尚,收降其众。曹操写信责备袁谭违背约定,两人断绝关系。
袁谭退保南皮,准备继续与曹操对抗。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攻破南皮,袁谭在逃亡过程中被追兵所杀。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袁绍将袁谭过继给亡兄袁基为继子,并让袁谭出守青州为都督,后曹操封其为刺史,
袁谭到青州之时,所控制地盘只有平原,于是在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终于占有整个青州,之后便据守此地。百姓欣喜,但后因用人不当、到处掳掠、赏罚不公而大失民心。
建安四年(199年),欲迎接袁术,但为刘备所阻挠。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兵败,经袁谭引领袁绍。同年,袁谭随袁绍参加官渡之战。
曹操火烧乌巢,袁绍派高览、张郃等人进攻曹操军营,攻不下来。二将听说淳于琼等人战败,就投奔曹操。
这时袁绍军中惊恐慌乱,彻底溃败。袁绍和袁谭等人头戴幅巾,骑着马,与八百名骑兵渡过黄河,到达北岸的黎阳,进入其将领蒋义渠的军营。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忧愤而死。之前袁绍以袁尚美貌及后妻刘氏所喜爱而欲立为继承人,但未正式表态,
众人认为袁谭为长子应为继承人,但逢纪、审配一派与辛评、郭图、袁谭一派不和,审配等人害怕袁谭即位以后辛评等人为害自己,就假托袁绍的遣命,拥戴袁尚作为继承人。
袁谭不能继位,自号车骑将军,兵进驻黎阳。袁尚给他的兵力很少,而且派逢纪跟随他。
袁谭请求增派军队,审配等人商议不给,袁谭发怒,一怒之下杀了逢纪,兄弟二人渐生嫌隙。
同年,曹操渡过黄河进攻袁谭,袁谭向袁尚告急,袁尚害怕袁谭得到士兵后不还,于是留审配把守邺县,自己率军队援助袁谭,与曹操在黎阳对峙。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攻黎阳,大败袁尚袁谭,二人退守邺城。曹操攻邺,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