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时任等修改的莫子布华夷之辩文章很快就呈上来了,而且还是嘉应州的大才子宋湘亲自送来的,他颇为担心的把这一大篇文章呈给了莫子布。

    莫子布快速的翻看了一下,核心思想只有一点。

    那就是华夷之辩中的‘狄夷之君入华夏者,华夏之。’这一论据,自现在起,就行不通了。

    这一理论,成型于孔夫子,韩愈将其进一步发展,这本来是一个对华夏有利的理论,可以帮助华夏很快同化四方。

    但是到了两宋守不住天下之后,有心人就将其曲解了,这人就是郝经与许衡。

    这两人都是出生在金国的汉人,元初效力于忽必烈,是金末元初的元廷高官。

    他们把这句话曲解为狄夷之君入华夏,只要遵华夏礼仪,行华夏制度,就可以作为君王统治华夏。

    这也是他们为蒙元打下的统治中国法理基础,即蒙古大汗尊孔尊儒、祭天祭地,用华夏礼仪制度,那做华夏皇帝,是可以的。

    到了满清时期,就更快被满清给捡起来了,康雍乾三代都大言不惭的说‘朕以外国之君,而主华夏。’

    他们能毫不避讳的说出来,其理论支撑,就来自于郝经和许衡。

    这还同时被满清犬儒当做了遮羞布,既然狄夷之君用华夏礼仪制度也可以做华夏之君,那我们效忠他们也是可以的。

    而其实,不是像吴时任说的那样,华夷之辩只能在强盛时期用,而是实际上是现在不能用了。

    这种只讲文化完全不看血脉传承的理论,已经过时了。

    原本可以用华夷之辩,是因为这世界上人少,全天下就那么几千万人,东方世界还占了大头,到处都是没开垦的土地,统治者普遍缺人。

    所以用华夷之辩,那就是只要蛮夷习华夏文字,说华夏语言,遵守华夏的礼仪制度,就可以成为华夏人,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开疆拓土,扩大族群。

    但一个政策和方法能永久沿用吗?显然不能。

    因为这个世界马上开始就不缺人了,要继续搞华夷之辩,那就是只要说中文,遵守中国制度就能成为中国人。

    这.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这个制度搞下去,结果就是会威胁到根本。

    后世的共和国入籍难度如此大,很未尝没有吃了华夷之辩这亏的可能。

    别说共和国了,米利坚他也承受不住啊,来了就是美国银,你看看他们移民问题成什么样了。

    而且华夷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