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市,涅格林纳亚街道十三号。

    翟远披了件风衣,双手插袋,站在远东银行董事会议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喧闹街区。

    距离远东银行正式开业,还有半个小时。

    连绵不绝的人潮已经提前在银行门口翘首以盼,队伍排出去数个街区,一眼望去尽是攒动人头,长达数公里。

    纵然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仍有绵密的嘈杂声钻进耳中。

    “我记得莫斯科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在普希金广场的麦当劳开业期间。”

    波波夫市长走到窗边,脱下呢帽,语气里带着几分揶揄:“翟先生,你的银行比我们市政厅还要热闹,市民们宁愿围在这里排队,也不肯听我们在红场演讲的改革计划。”

    五十四岁的加夫里尔-哈里托诺维奇-波波夫,身材略显臃肿,宽肩大肚,典型一副俄国中年体格,脸庞方正,稀疏的棕灰色头发向后梳得服服帖帖,颧骨高耸,唇角微微下垂。

    学者出身的波波夫与奥尔洛夫那种大老粗不同,开口便是地道的伦敦腔英文。

    “市长先生。”翟远从利枝手里取过雪茄盒,拿出一颗递给波波夫,笑着纠正道:“是我们的银行。”

    波波夫露出会意笑容,伸手接过雪茄,回头冲坐在办公桌前的另一位中年男人说道:“爱德华,或许你们外交部应该考虑下,给翟先生颁发一个经济关系贡献奖以兹表彰,这样明天他就可以将之挂在银行的大堂。”

    外交部长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抬起眼皮,理所当然笑道:“当然,如果翟先生需要的话。”

    会议室里,三人发出阵阵笑声。

    “虽然一切看起来如此美好,但我必须提醒您,翟远先生。”

    再次开口的是一旁始终沉默的中央银行总部负责人,维克托-哈尔安斯基,

    相较于波波夫的热络与谢瓦尔德纳泽的辞令,这位五十多岁的金融官僚显得更具专业性,他抿了口桌上的黑咖啡,缓缓说道:“中央银行,或者说现在整个苏联的经济情况都不容乐观,任何一家国有银行几乎没有可供支撑的流动资金,接下来我们能提供给远东银行的,只有在监管上最大程度默许,在贷款方面,恐怕很难给予支持。”

    房间里的气氛凝了一下,

    波波夫市长自顾自点起雪茄,望向窗外人潮,

    爱德华部长打量着正前方一副油画,似乎要看出花来。

    翟远在侧头听过利枝的翻译后,脸上笑容不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