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端坐在龙椅之上,盯着一脸运筹帷幄的崔星河,宽大袖袍下的玉手,指尖微微掐入了掌心。

    这计策……她太熟悉了!

    那一日。

    胭脂阁内,她听闻高阳去了青楼,便也去了,问的便是削藩之事。

    那时,高阳说的便是推恩令。

    只是彼时的大乾国力孱弱,甚至连荣亲王都没搞定,这推恩令是介于国力强大,藩王没有反抗余地所行的阳谋。

    她虽一直都未提出。

    可心中却一直记得。

    但没想到,今日竟从崔星河的口中提出。

    并且……连计策的名字都一样。

    武曌凤眸眯起,落在崔星河的身上。

    这是他自己悟出来的?

    还是……那个口口声声辞官归隐、不问世事的高阳,依旧躲在幕后,借崔星河之口,再次为她递上了这把锋利的刀?

    高阳啊高阳……

    呼!

    武曌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悸动。

    崔星河不知武曌的想法,只感觉那双凤眸正落在他身上。

    想必,也为他这一策而感到震撼吧?

    八千两,能换武曌心底的侧目,能换一个前程,值了!

    许久。

    武曌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爱卿所奏,关乎宗室国本,兹事体大。”

    “容朕……细加思量。”

    “退朝。”

    武曌没有立刻采纳,但也没有斥责驳回。

    但这暧昧的态度,本身就说明了太多问题。

    谁都知道,一场席卷朝野的风暴,已然拉开了序幕!

    百官各怀心思地退出大殿。

    纵有殿外金色的阳光落在身上,但他们却依旧感到一股彻骨的寒意。

    “阳谋,绝户之计啊!”

    “杀人不用刀,诛心不见血,这崔星河,往日真是小看他了!”

    “受辱而面不改色,静待时机,只待一鸣惊人,此乃真毒士也!!”

    “毒!千古未有之毒计!”

    百官一阵议论纷纷。

    崔星河的名字,伴随着推恩令这把无形的利刃,深深扎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这朝堂的天,要变了。

    继高阳之后,又一狠人——崔星河,崛起了。

    广陵王府。

    暖阁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