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程学民走后,徐卓群原本打算只是粗略翻看一下那份手稿。

    他内心依然倾向于,认为这是程学民不知从哪里摘抄或拼凑来的东西,一个学生不可能有这种水平。

    但看着看着,他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手稿中的想法不仅不幼稚,反而极其老辣,尤其是关于汉字字形信息的高倍率压缩技术,和还原保真度的解决方案。

    直指“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最核心的痛点。

    他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叫来了项目组里几位核心的年轻教师和学生,关起门来,开始按照手稿上的指令代码,向实验室那台宝贵的DJS-130计算机进行输入。

    这是一个极其繁琐和耗时的工作,因为没有磁盘,每一个字符都需要手动敲入。

    几个人轮流上阵,日夜不停,花了将近两天时间,才将程学民手稿上那套复杂的指令集全部输入完毕。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负责操作的学生敲下最后一行运行指令。

    计算机发出嗡嗡的响声,指示灯快速闪烁,磁带机开始转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实验室里静得只能听到机器的运行声。

    突然,联接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一台笨重的点阵打印机,开始咔嗒咔嗒地工作起来。

    所有人瞬间围了上去。

    随着打印头有节奏地移动,洁白的打印纸上,清晰地出现了一个标准的,笔画清晰的汉字!

    国!

    紧接着!

    是家、科、学、技……

    打印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连续输出了十几个不同字体,不同大小的汉字。

    每一个都清晰锐利,远超他们项目组目前能达到的最佳效果!

    “天哪!这……这压缩比!这还原度!”一个年轻教师失声惊呼。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另一个研年轻老师激动地跳了起来。

    徐卓群教授颤抖着手,从打印机上取下那张还带着温度的打印纸,看着上面那一个个仿佛蕴含着魔力的汉字,他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困扰了项目组,甚至困扰了整个中国计算机学界,多年的汉字信息输出难题,竟然就在这迭看似不起眼的手稿指引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虽然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演示,但其原理的正确性和巨大的潜力已经毋庸置疑!

    “快!快去找程学民!”徐卓群猛地抬起头,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