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随着跨过年关,气温也渐渐回暖,枝头升起翠绿萌芽,京师也愈发热闹,来往宾客,似纷飞雪花,飘进京师。

    街头巷尾,尚挂红灯,一抹年味尚未消退。

    趁着喜气,身着红衣,神情肃穆的宣谕使骑着高头大马,身侧侍立宫中禁卫,来至白鹿广场,初春微风拂过,吹动马脖子上的红绳铃铛。

    叮铃铃——

    宣谕使手持诏书,跨过人头攒动的广场,在行人或疑惑或敬畏的视线下,来至高台,稍微轻一嗓子,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乾健坤顺,各正其位;惟天眷命,革故鼎新。未明侯赵无眠,秉山河之粹,怀日月之明,德足以仪万邦,才堪以赞九重。

    今顺昊天之成命,稽古典而创制,授紫绶金印,册为宸御,同銮仪而奉七庙,位亚朕躬。归婵元年二月,春意初萌,翌年此月,桃花灼灼,遂定大婚之期。行大婚之礼,昭告天地宗庙。

    布告遐迩,永为彝典。

    钦此!”

    白鹿广场本是人声鼎沸,此刻寂静一瞬,当即吵吵嚷嚷。

    “天子这是要在二月迎未明侯为后啊……”

    “早该如此,早该如此。”

    “天子膝下无子,国本未立,按理说早该迎后生子,如今迟迟硬拖一年,京师上下也没有一个青年才俊敢自告奋勇,入宫选秀……谁不知是因为未明侯横在中间?”

    赵无眠与洛朝烟的男女私事,朝野上下但凡是有点眼力见儿的都能看出,早已是不宣自明,人尽皆知。

    这时候朝廷才颁诏书,反而让街头市井觉得太慢……按理说,早在当初洛朝烟登基为帝时,就该顺势迎后才是。

    别说市井百姓了,就是洛朝烟本人都悔不当初……当时洛朝烟脸皮太薄,刚成皇帝,还是寻常人家的邻家小妹思维,脸皮薄,性子软,哪敢向赵无眠提这事。

    她还觉得天下初定,与赵无眠本可有大把时间谈情说爱,压根不急。

    没想到,在她还琢磨着与自己情郎循序渐进时,其余姑娘可都是江湖女子,敢爱敢恨,一有机会当即便同赵无眠水到渠成。

    若再拖延下去,恐怕赵无眠的娃儿都快有了……

    不过好在进程慢虽慢,但名分,她却是第一个有……念及此处,大离女帝便是上朝,也不免昂首挺胸,扬眉吐气,心底充满了欢快。

    近些日子,清闲自在,观云舒与苏青绮相约游街,坐在茶楼厢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