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启东和蔡俊辉不是近期第一批加入碳硅集团的行业高管。

    如同前辈一样,他们抵达临港的流程都是怀揣着对新能源的疑问先深度体验“九州”产品,然后再和如今行业里的竞品进行对比。

    同样是资深从业者,也就发出同样的第一感受。

    2.3吨,百公里跑进6秒。

    这个动力……你几缸啊……

    如此感受几乎成了固定应答,今天陪着新同事的副总裁崔之愚已经能轻描淡写的回应感慨:“动力在电车上没那么值钱,新能源和传统油车不一样。”

    蔡俊辉亲自试驾和体验之前在心里是习惯“油车”或者“燃油车”这种称呼,对于来到临港经常听到的“传统油车”这个词还觉别扭,但这么跑了跑,他忽然就产生了些自我疑问。

    自己过去干的活真的变传统了吗?

    不用和苦苦挣扎的国产车对比了,直接和奥迪进口的Q5对比,这种加速水平就是45夸戳的3.0T/v6的表现,而Q5的指导价就要58.8万,今年虽说国产,但配置显著降低,直接没了3.0T的发动机,全系标配2.0T,起售门槛也大幅降低。

    但就算起售门槛降低,2.0T低配的Q5也还是落地接近40万。

    作为前大众高管,蔡俊辉心里很自然浮现配置和价格的对比,奥迪不是没被错位竞争过,二线豪华品牌最喜欢干的就是拿性能配置来对比,但它们那种错位也没错这么厉害啊……

    动力没那么值钱?

    动力就应该特么的是金子啊!

    蔡俊辉的念头此起彼伏,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开了好一会,而旁边一直没有声音,于是问道:“崔总,你在想什么?”

    崔之愚闻言笑道:“我什么也没想,就是习惯了大家感受完动力后要沉默一会。”

    蔡俊辉:“……”

    他不得不说道:“这个和油……传统油车比较,实在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动力就是钞票啊。”

    崔之愚淡定的进入延伸话题,提醒道:“比亚迪的秦DM也能跑进6秒。”

    蔡俊辉一愣,他平时压根不关注比亚迪,这次来临港之前琢磨的也是特斯拉这种国外车企,思考的是增程与纯电的方向,脑海中只有对比亚迪的模糊印象。

    他有点迟疑:“是,但那个秦是轿车,轻得多。”

    蔡俊辉自觉露怯,干脆直说了:“我对比亚迪不了解,这次过来临港确实需要学习更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