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正是最热的时候。

    江弦早早起来,先是喝一口水,开了一夜空调,嗓子有点儿不舒服。

    “衣服都给你熨好了。”朱琳揉着惺忪的眼眶道。

    “嗯,知道了,你再睡会儿。”

    江弦答应一声,把自己那件儿珍贵的红都定制款中山装穿在身上。

    衣服是他访问日本那会儿定制的,这么多年过去,现在穿仍是非常合身,看上去特别挺括。

    今天他要去趟燕大。

    徐晨辉早早就在楼底下等着了。

    至于团结湖的住户,对这辆车子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也清楚的知道这是谁的车子,因此,即便有目光朝着车子投来,也很快就收走,不会围着议论。

    江弦走下楼,大夏天穿件儿中山装在身上,那叫一个浑身闷热,额头都沁出了汗。

    拉开门坐进去。

    车里冷气开的很足,特别凉快,终于是缓解了几分身上的热劲儿。

    “小徐,走吧。”

    “好嘞江哥。”

    江弦吩咐一声,漆黑的黑色伏尔加马上发动,很快就到海淀的燕大“燕园”。

    瞅着有车子开过来,燕大的保安也不拦着,这年头的校园都是对外开放的,更别说,这年头开车的一定都有身份,因此江弦很顺利就进去。

    而他今天来燕大,也只是为了一件事情——领毕业证。

    从今儿个开始,他江弦也终于能从低学历作家摇身一变,成为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生了!

    还是全中国首屈一指的名牌院校燕大的毕业生。

    别说学历没用。

    燕大毕业生的身份就问全中国有几个人不想要吧?

    而且江弦对这一块儿其实是比较在意的,他当然听过很多大作家,都只有小学的学历,就比如郑渊洁,后世他还老说起这事儿,说起来还挺骄傲。

    在很多人眼中,学历与写作水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且自古至今,中外有成就的作家,高学历的很少,低学历的反倒占了大半。

    因此大部分作家也都不太在乎自己学历的高低,毕竟你文学作品创作跟学历有毛关系?

    可惜他江弦就是比较追求进步。

    再说了,以上这些视学历为粪土的作家,包括郑渊洁在内,你给他扔一个燕大的学历你看他要不要呢?

    能进步谁还不想进步?

    而且这会儿才1987年,燕大的学历对江弦来说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