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畅真的成名作太多了,滤镜太强了,现代装,傻妞既视感太强。

    李明洋有点遭不住了。

    让剧组的造型师,给苏畅重新做形象,戴个眼镜,弄点雀斑,搞丑一点,搞土一点。

    搞漂亮挺费事,搞丑就简单了。

    不一会苏畅就化好了状。

    “重新走一遍,电影虽然有很多怼脸镜头,看着挺慢,很缓。”

    “实际上电影的节奏比电视剧快多了,不要磨磨蹭蹭,搞快点。”

    苏畅是有天赋的,每说一遍要求,她就能很快给出反应。

    王恺和苏畅没问题了,李明洋让景恬刘师师几人一起走一遍。

    演员之于角色,最好的表演方式就是做自己。

    角色人设和演员本人之间没有冲突,完美适配。

    演员如果靠演技来弥补与角色的差距。

    要么用力过猛,要么寡淡无味,很难适中。

    如何让演员适中。

    这就是导演的责任了。

    电视剧因为拍摄时间紧张,只要能有个差不多,导演都是能过就过。

    除非重头戏,导演才会较真。

    毕竟电视剧的时长很长,一点点磨,导演早TM被开了。

    而电影不一样,大荧幕对细节的要求非常多。

    时长短,戏份少,拍摄时间充足,

    拍不好,赔了本,导演第一个背锅。

    中影找来的幕后很专业,速度很快,天黑了以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把灯光打好。

    试戏,打光,折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开始正式拍摄。

    第一场戏,很顺利的拍摄完成,然后在同一个地方进行第二场戏。

    然后……第三、第四场速度麻溜的快啊!

    景恬的演技出乎预料的不错。

    他都做好熬到十二点的准备了,没想到提前收工,十点之前就完成大理古城的拍摄。

    李明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然而,晚上和景恬在床上谈论剧本的时候,景恬的话让李明洋心里打起了鼓。

    原来景恬之所以如此之快的完成大理古城的拍摄,是因为她在横店取景地,看过其他演员演街道戏份,了解过怎么拍,有样学样。

    之所以会有横店取景地,一方面是剧组磨合。

    另一方面是敷衍那些试镜结束后,加塞进来的演员。

    最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