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这第三次群臣劝进,声势比前两次都要大得多。

    如前所述,在河东的刘黑闼、宋金刚、李靖、郭孝恪等,与在陕虢的秦敬嗣等也进献了劝进之表。而与他们的劝进表同时呈递到贵乡的,另还有两道军事方面的奏报。

    便是李唐近期的动向。

    原本年初,尚未歼灭李密时,刘黑闼、秦敬嗣就接连急报,侦得李唐频繁调动兵马,有趁其新灭薛举、薛仁杲,而又李善道主力在与李密对战的大好机会,进犯河东南部、陕虢地区的迹象。——这因也致使李善道当时虽然稳住了战略定力,未有就急切地求与李密决战,可说实话,他亦颇为紧张,遂以至做出了将李靖都赶忙派去河东,协助刘黑闼做守御之备的决定。

    只是,随着时局的发展,李唐的动向於二三月间,却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关中及其沿边的大的割据势力,除了李唐以外,共有三个。

    一个是西边以金城郡为根基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一个是东北边,与河东接壤的梁师都;还有一个是在薛举、薛仁杲父子的地盘更西北边,武威郡一带的李轨。

    武威郡与金城郡离得很近,两郡接壤。李轨家是武威郡的豪强大户,其家以财雄於边郡,他喜好周济别人,深得乡人的称赞,在本郡很有声望。大业十三年,薛举作乱於金城郡后,他与同郡人关谨、梁硕、李贇、安修仁等商议说:“薛举暴悍,今其兵必来。郡吏孱怯,不足以议大事。今应同心尽力,占据河右,以观天下变化,岂能束手让妻子儿女为人所掠!”

    诸人赞同他的意见,议定共同举兵,然而无人敢当首领。这个时候,也是当地一个望族出身的曹珍就提议:“我闻谶书,李氏当王。今轨贤,非天启乎!”於是,诸人便共降拜以听李轨之命,拥戴了李轨为主。安修仁夜率诸胡杀入内苑城,建旗大呼,李轨集众应之,执隋之虎贲郎将谢统师、郡丞韦士政,遂自称河西大凉王,署官属,一应开皇年间的旧例。

    ——“安修仁夜率诸胡”也者,武威、金城两郡,地处西北边陲,皆属“河西五郡”之一。特别武威,此地为河西走廊最东段的出入口,更是河西地区更为传统、更为核心的“河西四郡”之一,故而郡中多羌、匈奴、西域等胡夷。这个安修仁,从名字就可看出,与康三藏相同,也是出自昭武九姓,他本人就是一个西域胡出身。不过其族久居武威,早已汉化甚深。

    不久后,薛举父子果然来犯,李轨此人,有文武之略,击败了薛举父子的进犯,斩首二千级。借此之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