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时间,很快过去。

    不论天元大陆魏朝、十万大山,还是太周山战场的人族各城、蛮皇妖庭,都异常安静。

    提心吊胆几日时间。

    魏皇、九千岁和一众文臣武将,已然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

    太周山战场若发生惊变,虽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但人族千年之前还是受妖庭奴役的黑暗年代,再积蓄力量反攻回去便是。

    只是他们也都清楚,若是那些老祖、柱石大能者战死,人族的境况只会比千年之前更差。

    仔细想想,魏皇等人只能在旁看着,自身却是万万不敢再让更多的大能者前往太周山战场,还得留着他们给人族再续火种。

    可在这等焦急时刻,黄山道人却是不慌不忙。

    用他的话说:“大魏朝的龙脉真灵还在,莫慌。”

    旁人或许只当他心大,但魏皇却是听进去了。

    大魏朝龙脉如何,他最是清楚——不仅没有衰弱,龙脉真灵的神意反而远超以往任何时候。

    即便是大魏朝开朝先皇时期,龙脉真灵都没有如今的强盛。

    一来是因为近段时日,十七州府的村镇书院已开,县学州府学院也已有了学生,各学府的先生——儒、道、兵、法等传承,相继就位,使得大魏朝上下向学之风前所未有的高涨起来。

    单是这一项就令魏朝龙脉真灵神意暴涨。

    期间还有扫清世家蛀虫,剿灭躲藏极深的邪魔外道,以及对佛门各寺院的梳理,让那些原本被佛门占据的良田归还百姓耕种。

    一时间,魏朝上下不可谓不同心,已经形成欣欣向荣之景。

    “朕相信老祖等人,定然可以逢凶化吉!”

    事在人为。

    有了魏皇定心,其余人等自然都放下心来。

    一众文臣武将便继续按照先前制定的政令,有条不紊的推行。

    谢静为首的文臣,联合京都学府等书院,推进教育。

    镇北王杜青和镇南王公冶嘉鸿则带着陈太平等留守在京都府的武侯,前往城外大营操练新军。

    不仅如此,他们还组织各军兵士一一前往那座陈逸留下的剑道圣地,以期能从中找到一些剑道苗子。

    这也算是武安侯陈家屹立魏朝的家底。

    当然,从中分一杯羹的还有魏朝的守夜司。

    姬行云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早就命人将司里各地新锐召集前来京都府,看看有没有能够领悟杀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