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创了一套简体字的消息,传播迅速,这让文学圈子反响很激烈。

    太子的一举一动,实际上是受到很多人关注的。

    毕竟如今的太子已经二十多岁了,而且有过多次监国的经历。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即便有魏王夺嫡的事情,但太子即位的可能性,就朝野上下来说,都觉得占据八九成。

    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基本上是不可能存在废太子的。

    那么太子推广简体字,意义就很深远了。

    难道是要在继位之后,废除洛阳汉音,全面推广简体字吗。

    那如今自小学习洛阳汉音的读书人怎么办。

    这就让很多读书人害怕了,虽然他们自己也经常会写一些俗字,可洛阳汉音可是官字。

    太子要开创新的时代,他们这些旧时代的人怎么办。

    成为旧时代的残党,新时代没有承载我的船?

    李世民听完张阿难讲述的情况后,眉头微微皱起。

    “阿难,你怎么看?”

    张阿难想了想,道:“应该是太子觉得讲武堂的学子们,学习的速度太慢,所以才想在讲武堂推广俗字俗语。”

    “臣也看了那俗字写就的千字文,确实要比官文简单许多,笔画上也没那么复杂。”

    “或许要不了一个月的功夫,学子们就能把千字文都能默写出来。”

    张阿难是宦官,虽也读书,但并不属于读书人的圈子。

    跳开圈子来看,俗字的应用,其实是一件好事,降低了初学者的难度。

    李世民道:“这上边的奏疏有说,太子筹备此事,蓄谋已久,自成体系,连读音都设计了一套,谓之拼音。”

    “说是要掘读书人的根。”

    张阿难道:“臣觉得,太子是想掘世家的根。”

    李世民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朕也是这般觉得,太子这手,确实是狠啊,这是要把世家的根基彻底颠覆。”

    “把这些奏疏都收走吧,朕也懒得去看了。”

    “传告御史台,俗字只是为讲武堂的学子准备,暂无推广之意,莫要这般大惊小怪。”

    “整天盯着太子的举动,难道他们是没有其他事情做了吗。”

    只要是能打击世家的,在李世民这里就属于政治正确。

    况且俗字的推广,确实是降低了读书的门槛,读书人多了,世家的力量就散了。

    李世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