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以来,食品饮料部从汇丰银行贷款280亿港币。通过全资并购,或是控股式参股,控制了港城几乎所有相关行业。并且还在东南亚五个国家建立了18个生产分厂......港城范围内,目前只有两家属于郑家和郭家的家族企业,迟迟无法切入。”

    陈以恪首先汇报道。

    陈国泰面露嘉许之色,轻轻点头。

    去年年底之前,陈国泰给眼前的四个部门都制定了贷款至少300亿港币的中期计划,以图实现快速扩张。

    看样子陈以恪负责的部分执行得还算不错。

    “......请问陈总,对那两家无法切入的港城企业,我们何以应对?”

    陈以恪汇报完之后问道。

    “商人从商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那两家企业坚决不让步,无非是我们给出的利益不够大。既然如此,就继续加大筹码。”

    陈国泰语气淡淡地说道。

    “我们现在给出的溢价,已经比他们的正常价值高出了百分之四十左右。如果继续加大,不知道多少才合适?”

    陈以恪想了想,问道。

    “最大可以给他们翻倍。”

    陈国泰断然说道。

    英国的那位女首相很快就要前去国内京城,被强硬的总师同志打脸,然后港城就会风声鹤唳,股市指数急跌,各国利益集团忙着减轻资产,港币汇率开始步入快速下跌通道......

    这个时候就算给目标企业给出翻倍溢价,在快速下跌的港币趋势面前也算不得什么,不到年底就会在港币汇率上赚回来。

    原因再简单不过。现在贷的港币再多,到时候都可以用美元轻松偿还。

    现在的港币贷款越多,到时候获得的利益就越大。

    而这还是陈国泰的心不够狠,没有打算收刮得更多。

    如果他的心够狠,其实早就可以加入吞噬港城民众利益的行列,提前把巨量港币置换成美元握在手中,从而加速港币贬值的速度。

    出于道德良心,他现在只想扫荡实际资产,而没有打算在汇市上兴风作浪。

    那样做固然可以让他拥有的总资产快速增加一两倍甚至两三倍三五倍,但收获到的其实都是港城民众的血汗。

    他绝对不会去做。

    主打一个顺势而为,坚决不发国难财。

    或许有人会说他傻,但是作为拥有强大能力的重生者,陈国泰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