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卫的骑兵全幅甲胄,从刘协府内正堂一直延伸到府门之外,又三步一岗的站在出城道路的两侧。

    在来山阳公府之前,曹睿就明确表明不进城过夜,以示对汉朝封地的尊重,宿在城外也是应有之义。

    回营的路上,曹睿背手在前缓步行着,下颌微昂,望着夜空中暗不可见的远方。刘晔、毌丘俭二人在身后一左一右,默默相随。士卒们持着火把路边戍卫,映得曹睿脸上忽明忽暗。

    三人就这般静默的向前走着,临近城门之时,左后方的刘晔轻咳一声,小声出言说道:

    “陛下,陛下?”

    曹睿没有回头:“何事?”

    刘晔朝着皇帝的侧脸和一缕鬓发看去:“方才山阳公在府中所言之事,事关中军和枢密院,臣也心有所感。待返回洛中之后,此事是否要提请阁臣们议论一下?”

    曹睿闻言站定,转头看向刘晔:“此事就不要声张了,更不用告诉西阁。朕今晚叫你二人随行侍从,你们带着耳朵听就好,其余事情不用你们出去说。”

    刘晔顿了一顿,还是拱手建言道:“山阳公方才所言有理,臣乃陛下钦命的枢密右监,若陛下有意改枢密院调度之权,臣定当为陛下奋力为之!”

    刘晔打头在前,毌丘俭也随着一并说道:“臣附议!”

    “怎么,你二人以为朕会因他三言两语,疑心朕的大臣吗?”曹睿笑着摇了摇头:“刘卿还是这般懂朕的心思。山阳公之语虽好,不过这是十年、二十年之事,非一时之功可以完成的。大魏立国之后,渐夺九卿权柄而成尚书台、枢密院,不可能再将制度变回旧时模样。”

    “再说了。”曹睿嗤笑一声:“汉朝皇帝一个个足不出洛阳,朕多半时间都在洛阳之外,乃是大魏三十万众的统帅,与他们可有半点类似?”

    “陛下圣明!”刘晔重重以示赞同。

    “陛下圣明。”这是毌丘俭在跟着说话。

    曹睿看了二人一眼:“今晚之事到此为止。还有,朕再提点你们一句。”

    “如今大魏最为紧迫之事,乃是平定吴蜀割据,中军如此制度最适合四方战事,若将兵权弄得分散,出兵起来就麻烦许多。改革中军制度可以做,但不是现在。”

    “刘卿,回洛阳之后,你去光禄寺找杨义山挑四名忠谨、出于寒门的郎官,送到山阳公那里去。”

    “遵旨,臣知晓了。”刘晔答道。

    三人朝着浊鹿城外的营寨走着,身后聚集着的士卒也渐渐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