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阳光照进院中,将诸葛亮的身影斜斜映长。

    杨仪手捧文书,从后面看着诸葛亮头上的冠带,犹豫了许久该不该说,又念及自己的长史身份,还是笃定心神,开口说道:

    “丞相,定是有人唆使陛下。如今是建兴十一年,改元以来,丞相统领天下政事已成惯例,陛下从不置喙……”

    “住口!”诸葛亮转过身来,眉眼间带了几分不满之意:“威公,注意你的言辞!”

    杨仪心头一怔,意识到‘置喙’这个词并不妥当,微微低头,而后继续说道:“陛下从不干预丞相施政,如今说蒋公琰行事不妥,实际上就是说丞相行事不妥。而至于陛下提到相府应迁回成都之事,也是一桩反常之事。”

    “威公到底要说什么?”诸葛亮直直盯着杨仪的眼睛。

    杨仪拱手:“丞相,属下以为陛下要夺丞相之权!”

    诸葛亮默然,又背着手望了好一会儿天,才又转身走进堂内。

    杨仪连忙跟上。

    而诸葛亮此刻也是心思宛转。

    自六年前的第一次北伐开始,诸葛亮领兵北伐的次数也有四次了。

    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率军直入陇右,被魏国皇帝曹睿率军所挡,而后被魏国以多击少,屡次损兵退却,不仅失了武都郡,连先帝亲自率军从曹操手中夺下的汉中都丢掉了。

    第二次、第三次攻阳平和沓中并无收获。虽说可以练兵,但毕竟是无功而返,朝野中也起了不少非议。

    第四次攻入武都郡中,本以为能借着吴国在荆襄之地牵制魏国中军、魏国关中又乏粮的机会,能好生消耗一下魏国关西的野战力量。但事与愿违,虽说击败张郃、陆逊,也击退了曹真,但终究因为战损超出预期以及武都过于遥远,不得已弃了攻下来的地方,重回白水。

    按照相府和朝廷的宣传口径,明面上的结果当然是好的。二伐、三伐尽皆破敌,四伐实际斩获近万,那些战利品中的魏军旗帜、铠甲、兵戈都做不了假,也是大汉至今对魏难得的大胜。

    可对于那些懂得军事、懂得朝廷和国家基本道理之人,这种胜利显得愈加苍白了。

    丞相领兵,很好。攻下武街、打入武都郡,也很好。击破了张郃、陆逊,逼退曹真,非常好。

    可最终还不是弃了夺下来的地盘吗?

    四伐是趁着魏国关西乏粮,连魏国关西之兵都没有全力以赴,那曹睿都没率军前来,就这般都没能有什么大的进展。来日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