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马那的胜利,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整个中国远征军的血脉之中。

    短暂的休整和补充之后,重新编组的“攻击军团”如同开闸的猛虎,向着东南亚的腹地,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势。

    杜聿明坐镇中军,统筹全局。

    而下辖的两个集团军,则如同两支离弦之箭,目标明确,分头进击。

    其中,新编三十师和刚刚由国内开进暹罗。

    PS:此前孙立人因为飙关之战升任新编第一军军长,下辖新编三十八师,新编三十师,三十师新组建,时间早于邱清泉的新编第七军,所以有兵力。

    孙立人,这位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儒将。

    不仅治军严谨,战术新颖,更有着一种极强的荣誉感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彬马那之战,他的新三十八师作为最后的“锁钥”,虽然功劳卓著。

    但在他自己看来,终究是“锦上添花”,远不如廖耀湘部那般“雪中送炭”来得悲壮和耀眼。

    此刻。

    眼看着黄百韬、虞志行等部在正面战场上大放异彩。

    孙立人的心中,那股不甘人后的好胜之心,被彻底点燃了。

    他向安南军总司令杜聿明递交了一份大胆得近乎疯狂的作战计划。

    他请求:率领新编三十八师和新编第三十师,组成一支独立的“快速穿插纵队”,不与日军的残余部队纠缠。

    而是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沿着马来半岛的西海岸线,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他的目标,是明珠城!

    那个日不落帝国所掌握的此地区最为璀璨的明珠。

    孙立人给出的的理由是:擒贼先擒王。

    只要能端掉日军南方军总司令部,

    便能彻底摧垮东南亚日军最后的指挥中枢和抵抗意志。

    杜聿明在接到这份计划时,犹豫了很久。

    这个计划太过冒险,孤军深入,后勤补给线将拉得极长,一旦受挫,后果不堪设想。

    但最终,是楚云飞的一句话,让他下了决心。

    “让他去试试吧,远征在外,总该有些锐气。”

    “我们给他最大的后勤支持,和最及时的情报。”

    “败了,责任我来承担;胜了,功劳是他的。”

    得到了楚云飞的默许,孙立人如猛虎出笼。

    他亲率两大师的精锐。

    以摩托化步兵为先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