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玄关千劫叩,火候百年沉,心猿栓识海,方见如来心’。

    翌日天晓,却说王重阳在土地庙中歇息一晚,其便要上路,再去行走,赶往他处,寻得寺庙或大儒,以习学识。

    他走出土地庙外,将包袱挂在庙外马匹上,翻身上马,便朝前而去。

    他一边骑行,一边打开舆图,观看四周。

    王重阳低声自语,说道:“如今各处我皆曾去过,该去更远的地方,但闻那更远的地方,有兵灾人祸,若我去之,恐要小心才是。”

    他深知,他这般模样,若是去了兵灾之处,定为所害。

    且不提他身中包袱,便说这座下马匹,便足以教人来害他,南方少战马,他座下马匹乃是个实打实的北方高头大马,一匹售价极高,易教人心生贪念。

    但他若不去更远的地方,却习不得学识。

    王重阳思量些许,便是有了决定,必然要走上一遭,前往更远之处,若因惧怕身中危机,而不去习全学识,他还不如从始至终便不要出来的好。

    王重阳下定决心,便是朝前而去,沿着小道儿直行。

    但他行得不久,忽见前方有呼喊求救声,他闻听此等,有些警惕,从包袱之中取出天蓬尺,以为又是些甚妖魔鬼怪作祟。

    他一路所来,曾见不少妖魔鬼怪,但他取出天蓬尺,那妖魔鬼怪则必然退去,他深知他手中天蓬尺乃是仙宝,故他取出,能震慑妖魔鬼怪。

    若他取出天蓬尺还不退去者,则定然非妖魔鬼怪。

    王重阳取出天蓬尺,然则呼喊求救声仍是不绝于耳,此教他知得,那非是妖魔鬼怪。

    他朝前方张望而去,细细一看,但见前方老林道旁,有头毛驴,在驴边有个老者,似跌落驴旁,无法起身,故在呼喊求救。

    王重阳不假思索,催马上前,待是走近,他便是翻身下马,上前将老者扶起,说道:“老先生,你这是怎地,身子可有恙。”

    待他将老者扶起,细细一看,便是一愣,他总觉老者甚是眼熟。

    那老者颤颤巍巍的起身,说道:“多谢恩人搭救,多谢恩人搭救!老汉本要去城中讨些生计,但途径此地,不经意跌落驴来,身子骨不中用,起身不得,故在此呼喊,幸是恩人前来,不然若是晚些,有虎狼而至,恐老汉便搭在这儿了。”

    王重阳未有答话,而是定定的望着老者,许久之后,方才言说,只道:“老先生,我可认得你乎?为何见你容颜这般熟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