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表王重阳在一城中集市,见得有书籍‘孟子’售卖,便要购置,得闻小贩言说‘二十贯’,王重阳亦是倾尽全力去购置,盖因‘学识无价’也。

    王重阳正要购置,他取出银两,说道:“且将书籍与我,我自是将银钱与你等。”

    那二位小贩瞧着王重阳模样,其中一人便是从中取出‘孟子’,说道:“你果真愿出二十贯,购得此书?须知二十贯,可不是个小数目。”

    王重阳说道:“学识无价,此书不值当此价,但其中知识,远非二十贯所能比拟。”

    小贩笑道:“我这摊中,有珠宝玉石,数不胜数,皆非此等书籍能比较,但你能选此书籍,足以见你乃是个读书人。”

    王重阳说道:“不敢当。但此书可能卖于我?”

    小贩说道:“你可取二十贯,自可卖于你。”

    王重阳点头,遂取二十两银子,欲交与小贩。

    怎料小贩却忽是将手中书籍收回,未有接过王重阳的银子。

    王重阳困惑不解,问道:“为何不接?”

    小贩忽是笑道:“我忽是回味,觉你所言有理,学识无价,故二十贯卖此书与你,有些作践,须二十一贯,方才能卖于你。”

    王重阳说道:“你我已是谈好,以二十贯售卖孟子于我,何故毁约升价?”

    小贩说道:“此物乃我之物,故我要升价,你奈我何?”

    王重阳沉默许久,取他包袱,细细一看,他是有二十一两银子的,但他却忽是觉得,不该这般与小贩。

    若是其抬价,他便要一直给予,此纵然他得学识,亦是不值。

    罢了,罢了。或他不该有此缘法,得此孟子之书,一直以来,能否有所学得,皆是随缘,如是在兰若寺,在刘先生府中,在其他寺庙,皆是提出欲学习之心,若教拒绝,便是离去,从不多留。

    此亦与他初学之道为道家息息相关,今能在集市之中,遇此书籍,固然难得,然若为此书籍而弃此念,于市井争辩,如此得来书籍,便是读之亦无味。

    王重阳念及此处,说道:“罢,罢,罢。既你如此言说,此书与我,无有缘法,不读也罢。”

    说罢。

    王重阳转身就走,未有半分留恋。

    那小贩瞧着王重阳这般干脆利落而去,着急万分,即上前拦住,说道:“有道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今你闻我涨价,心有不喜,却可还价,何故于转身便走?此却是不该,你且说个价来,若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